第199章 忠心耿耿宣武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宣武軍,事實上,郭戎已經不是一次兩次聽到這個名字,在長安發動叛亂的宦官首領俱文珍就曾經是宣武軍監軍。
曾經的鳳翔節度使,如今的隴右節度使張敬則也是宣武軍的出身。
昔日鎮壓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宣武軍是主力之一。
四王二帝之亂中,也曾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等到關東平靜,大唐的注意力轉向西側時候,曾經平叛主力的宣武軍則開始作死,大亂沒有,小叛不斷。
這麼一個奇葩的宣武軍讓郭戎一度非常好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宣武軍看起來作妖比河北三鎮還多。
不過也就是好奇而已,畢竟郭戎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北方的草原以及西北,一箇中原的藩鎮,說實話跟郭戎還真沒大有關係。
直到李誦做出決定,取道宣武軍所在的汴州,順便見一見在中原極其重要的宣武軍節度使韓弘。
這時候郭戎才知道宣武軍的治所——汴州。
汴州!
好傢伙!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TM汴州不就是開封麼。
前世郭戎去開封旅遊的時候可以聽說過開封歷史的。
後世的開封地位已經沒有之前重要,但是唐代的汴州即使整個中原的核心位置,又是大運河的核心樞紐,物產豐富,氣候宜人,錢糧廣佈。
河北的藩鎮確實很強,但是河北的藩鎮也很窮,打仗這東西打的就是綜合國力!
黃巢叛軍出身的朱溫靠鎮壓黃巢叛亂,被封為宣武軍節度使,以此為根據地,憑藉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兼併中原,建立後梁,開創一個混亂的時代。
不過,此時的宣武軍還遠遠不是一百年之後,走上了岔道之後大唐也迎來了一個新的方向。
太上皇帶領這支大軍要從汴州取道北上,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宣武軍節度使韓弘在汴州的節堂內幾乎變成了集市一般熱鬧。
聚集了宣武軍大部分軍將的節堂內幾乎吵成了一鍋粥。
「太上皇這是在向大帥示威,絕不可以低頭示弱!」
「可是太上皇帶領的是去歲把吐蕃人打得落花流水的禁軍,據說全部都是戰兵,數量更有驚人的三四萬人,恐怕目的就是殺雞儆猴,如果有所不敬,後果不堪設想。」
坐在節堂的中間望著吵成一團的部下們,宣武軍節度使韓弘也在思索這個問題,太上皇為什麼要把離開東都的第一站放在汴州!
自從自己接掌宣武軍以來,先是斬殺淮西節度使吳少誠的使者,又誅殺的三百多驕橫跋扈的軍將,使得數年之間宣武軍沒有再發生叛亂。
去歲,平盧節度使李師古屯兵曹州,企圖乘國喪之機圖謀不軌,自己又一次堅定地站在了朝廷的一方,難道是?
「自韓某接掌宣武軍,似乎已經有數年沒有再發生過動亂了吧!」
韓弘的聲音一出,集市一樣的節堂迅速安靜了下來。
「自大帥將牙將劉鍔等三百人斬殺示眾,我宣武軍已經平靖數年,不曾有任何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