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史上最強後援團
章節報錯
中規中矩的佈置,中規中矩的戰術,中規中矩的程序,中規中矩的結局,然而這些中規中矩卻帶給了郭戎一種質感上的突破,和全新的感悟。
打了三年守城,一個月的突圍戰,半年的游擊戰,一次獨立指揮的大規模攻防戰,在李誦的刻意佈置,再加上被慾望燒昏了頭的孫榮義的配合下,郭戎的最後一個短板被徹底補全。
事實上,唐軍這種兩萬人以上規模的編制,如果遇到的不是吐蕃或者回鶻這樣的存在,幾乎就是一股可以屠城滅國的力量。
無意中,這場摧枯拉朽的戰鬥,為郭戎的心中種下了一個掛念,在正常的情況下,唐軍無敵,如何確保自己手下將士的完備率在郭戎的腦海中佔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覆盤和會議之中,郭戎感覺到了自己的進步,卻沒有注意到李誦的目的同樣達到了。
在不知不覺之間,郭戎已經漸漸地,邁上了由一員戰將向統帥邁進的步伐,緩緩地向統帥邁向外邁進,而這一戰就是國榮統帥之路的起點。
兩次大戰,在李誦的刻意放縱之下,有近萬叛軍散落於整個關中,並且開始逐步向外滲透。
如果說關於朝廷的信使傳遞的資訊,其他人多多少少會有懷疑的話,那麼這些潰兵帶來的資訊,則讓人無法辯駁。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十萬神策軍灰飛煙滅,沒有人再敢於公開質疑唐廷的權威,就算是東南和河北等已經形容割據的藩鎮也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隨著李誦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流傳,很多人都感覺到整個大唐恐怕要變了。
不過這些跟郭戎並沒有太直接的關係,因為從神策右軍一戰之後,苦惱的郭戎頭髮都快被自己薅禿了。
建軍和結婚兩件大事幾乎壓得郭戎喘不過氣來!
太上皇李誦對於這支即將被建立起的新軍的期望之高有目共睹,為了給新軍的建立提供支援更是不遺餘力的,對於這支新軍的編制,更是很驚人地給出了包括兩千騎兵,一千陌刀兵在內的戰兵一萬兩千人。
而且由於郭戎低的令人髮指的軍職,再加上又不想直接暴露郭戎來自安西的身份,同時還要堅持一切都要依唐律和軍法執行的……
李誦帶著一堆朝廷重臣,挖空心思也只能把郭戎的軍職頂到正四品下,
所以……還沒有名字的新軍沒有上大將軍、沒有大將軍、沒有將軍,名義上應該擁有一萬兩千精銳的新軍軍職最高的就是一個正四品下的親勳翊衛羽林中郎將。
支援力度不可謂不高,扶持力度不可謂不大,可是郭戎的苦惱卻不僅僅是支援所能解決得了的,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人!
除了李銳、楊鑫、邵樹民、孫堅,太上皇借給郭戎的蒙乾,郭戎手邊連個文官都沒有,就靠這樣一個沒有任何建軍經驗的班底,從無到有,組建起一支龐大的新軍,對郭戎來說是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缺人不僅僅體現在缺乏核心班底,也就是少將,更大的問題在於缺兵!
李誦給郭戎留下的守軍核心班底是娘子軍之外的,剩餘的所有的包括傷愈後有可能恢復的邊軍、龍武衛、金吾衛大概八百人。
再加上以安西軍後裔為主由李銳指揮的六百名陌刀兵,邵樹民所指揮發動了決死突襲的一個神策軍團不到三百人,李旋贈送的兩百少年郎騎兵的殘部約一百六十人。
這些人加起來也絕對超不過兩千人!
李誦說過會從李唐宗室中選拔一批青年才俊補充到自己的新軍之中,人數不會少於千人。
對於這部分人,郭戎是非常複雜的,如果這幫宗室子弟老老實實的當兵還好,如果作死,他不介意殺幾個為太上皇他老人家助助興!
先不說這部分人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就算這千人能湊齊,距離李誦給予的目標還有整整九千戰兵的缺額。
那是九千戰兵,不是九千頭豬,在不能從總計高達六萬人正在轉化中的神策軍選兵的情況下,需要在二十天內徵募九千戰兵幾乎讓郭戎薅掉了自己一半的頭髮。
至於剩下的一半頭髮,則來自所謂的大婚!
李誦在虎狼之藥藥效消耗殆盡之前專門安排的最後一件事就是閻卿的問題,而且一位非和親的異姓的長公主更是聞所未聞。
太上皇的重視的程度可見一斑!
而且,還沒有獲得冊封的敦煌長公主是太上皇恢復期欽定的照料人員!
如果不是太上皇已經收了閻卿做“義女”,又已經要冊封為長公主,下嫁得還是太上皇同樣無比信任的郭戎,很多人已經懷疑太上皇是不是要納妃子了。
饒是如此,太上皇對於這位義女的喜愛和信任也已經無以復加,在如今太上皇的聲望如日中天,對朝政的掌握更是穩如泰山的情況下。
上至“儲君”皇帝李純,下至門下、中書、禮部、戶部、工部、京兆尹、太府寺、宗正寺、鴻臚寺、太僕寺、將作監等所有和敦煌長公主冊封、下嫁相關機構全力開動。
在各個部門的通力合作之下,短短三天之內,敦煌長公主從冊封到儀式,從封賞到昭告天下全部完成,其效率之高甚至讓病榻上的太上皇本人都非常驚詫。
更誇張的是,京兆尹已經預留好了為敦煌長公主在長安建府的土地,工部和將作監聯手拿出了需要的圖紙,戶部和太府寺已經準備好了建府的錢糧,少府寺的人員,太僕寺車仗,也都已經在路上。
就連敦煌長公主冊封和下嫁完全沒關係的兵部、吏部都沒閒著,將積攢了二十多年沒動過的案牘都翻了出來,開始為閻開府整理功績,以備追封。
因故滯長安劉禹錫和被李誦稱讚有“柳骨”的柳宗元兩人甚至考慮聯手為原沙洲兵馬使閻朝寫一篇敘事長詩,為此專門拜訪了敦煌長公主,蒐集第一手資料。
因為太上皇李誦的緣故,閻卿擁有了一個強大到無比的大婚後援團。
迎娶公主的所需要做的工作嚴格意義來說其實並不亞於建軍,但是如果說建軍募兵自己還算有幫手,那麼在大婚的方面,郭戎就真的只是一個光桿司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