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長安亂(終)(第1/2頁)
章節報錯
“……策勳六轉,進昭武校尉遷神策左軍!”
這個叫做蒙乾的傢伙話音落下的時候郭戎已經呆住了,事實上驚呆的不僅僅是郭戎一個人,在短時間內周圍出現了短暫的絕對寧靜。
一個京兆人(西安人),跑到了劍南道(四川)去當兵,從軍十年,硬是靠在野戰中靠殺吐蕃人硬生生殺到了策勳六轉!
這是何等的壯舉!
長安城怎麼會有如此牛逼的人物!
如果僅僅是悍勇也就算了,關鍵這位猛人邏輯流暢,條理清晰,用詞準確,就單單這幾句話就不是尋常百姓出身的大頭能說出來的,這人絕對是開蒙讀過書的,用文武雙全來形容並不過分。
在這個年代,文武雙全可是一個非常高的評價!
開過蒙,也就是說這位至少是寒門出身,但是一般的寒門怎麼能供養的出如此一個文武雙全的牛人!
就算真的供養出來,走的也肯定是科舉入仕,而不是一個人跑到劍南去當兵!
符合這種條件,能讓這麼一個猛人去當大頭兵的,應該只有可能是豪門大族。
只不過郭戎琢磨了半天,也沒想出大唐有什麼以蒙為姓氏的豪門、大族或者勳貴,那這麼牛的一個男人是從哪裡蹦出來的?
雖說華夏文明上下五千年,能傳承下來的,祖上都闊過,可是蒙這種姓氏怎麼不是個常見的姓氏,不過下一秒郭戎就回過神了。
大唐確實沒有蒙氏豪門的,但是華夏的歷史上還真有一個很牛的蒙氏!
郭戎產生疑惑的同時,太上皇李誦的聲音已經傳入了郭戎的耳中。
“傳承自始皇帝的雲陽蒙氏?”
“正是!”
“不容易啊,蒙乾,很好,出列吧,跟在郭戎他們的身後,暫時充作朕的近衛!”
蒙乾帶來的小插曲之後,重新前行的李誦明顯加快了前行的步伐,而因為蒙乾的因素,郭戎的部分思緒也轉移到了神策軍的自報之上。
“靳善德,貞元十三年募兵,隴右道興州……,神策左軍……,斬首四級……”
“程興山,貞元十六年募兵,河東道靈州……”
不認真聽還好,但是一旦開始用心去聽,郭戎開始心驚,而且越往後,郭戎就越發感覺今天能取勝的僥倖,也許真的是應了李誦的那句話,天佑大唐!
和神策軍的其他部分不同,這些隸屬於神策左軍的叛軍的構成,和郭戎身邊的張泰成、鄒遠、李瑞安三人的出身幾乎一樣。
可以說,神策左軍,由各地從軍三年以上戰兵積功升遷而成。
用一種通俗的說法,這部分神策左軍是清一色有從軍三年以上有戰功的老兵,再換一種解釋,這是一支有三萬戰功卓著的低階軍官組成的軍隊!
這是一支何其強大的力量!
怪不得當時李誦聽到這支部隊也參與叛亂之後發出的感慨是天佑大唐,怪不得李誦連命都可以不要也要讓這三萬叛軍歸心!
片刻的思索和嘆息之後,郭戎沒有再繼續琢磨這支軍隊的歸屬,琢磨也沒用,這就是李誦的逆鱗,誰碰誰死!
郭戎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重新集中到眼前,現在自己的任務是確保李誦可以平安地完成今天晚上的整場演出!
集訓前行不足百步,一個有些不太一樣的叛軍突然吸引了郭戎的注意力。
最先吸引了郭戎注意力的是這人的長相。
一雙細細的小眼瞼,留著兩撇鬍子,面容消瘦,一臉褶子,皮包骨頭,這是一張絕世漢奸臉,如果非要給這個人找一副畫像,那就是自己前世看過的一個影視形象,賈隊長!
此時此刻,這位與賈隊長神似的叛軍正低著頭,弓著身體,偷偷地瞄向了自己所在的方向。
感覺不太對勁的郭戎下意識地側身,擋在了賈隊長目光的延伸線上。
以郭戎的身材,瞬間就將賈隊長的目光擋了個嚴嚴實實,這一瞬間,對方的眼神變得陰毒。
就這一個眼神,郭戎就知道自己的擔心絕對不是多餘的,眼前這人就是自己最擔心的那一類,而且郭戎敢斷定,就算今天沒有機會,如果日後有機會他也絕對會想盡辦法置自己、置李誦於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