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從龜茲出發,少年郎們一個又一個戰死在自己面前,原本郭戎認為自己早就麻木了,再次提起第八團,提起已經長眠在茫茫沙漠裡的少年郎,不知不覺郭戎的臉上已經掛滿了淚痕!

看著對敵如同下山猛虎,重傷也沒說過半個不字,但是現在卻淚流滿面的郭戎,盧十四沉默了。

郭戎沒有說那兩百多少年郎的去向,但是從西州那日的戰場,盧十四就可以知道結果。

郭戎從來沒有直接提及他的身份,也沒有直接提及為什麼要去長安,更沒有向他解釋過兩人相遇的戰場是怎麼一回事。

但是,現在關於郭戎的一切,盧十四都懂了!

沒有打擾情緒被激發的郭戎,盧十四就這樣靜靜地站在了郭戎的身邊。

很快,郭戎的淚痕已經被風沙所吹散,那個悍勇無畏的大唐安西軍陪戎校尉又回來了。

“只要還有一息尚存,哪怕滿城皆白髮,安西軍也會竭盡全力守護大唐,但是整整五十年困守西域,安西軍真的要撐不住了!”

“一旦安西被吐蕃盡數攻掠,回鶻人將徹底臣服,這至少可以解放十餘萬吐蕃大軍,有了這些兵馬吐蕃人西可進攻大食,東可入寇我大唐,其後果不堪設想!”

突然,郭戎想起來今天白天審問吐蕃射手時候的提到的那個問題,盧十四一直在河西走廊遊蕩,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他未必就不知道。

“十四郎,你記得今天那個吐蕃神射手提到的論莽熱嗎?”

“記得!”

“這是真的嗎?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

“郭郎,是真的,我瓜州的時候聽說過!”

認真地思考了一下之後,盧十四緩緩地開口。

“我記得是三年前,也就是貞元十八年,大唐名將劍南節度使韋皋率兵東進,圍困維州,十萬吐蕃大軍趕赴救援,就連河西之地都抽調了兩萬人馬。”

“中間的過程我不清楚,但是我聽說最後大唐大勝,吐蕃人損失過半,領軍出征的吐蕃大相論莽熱被擒。”

說到這裡的時候,盧十四的臉上掛上了興奮和喜悅,就好像俘虜了吐蕃大相的人是他一般!

然而片刻的喜悅過後,郭戎眉頭皺起,神情變得冷峻,漸漸的臉色變得鐵青……

郭戎的反應,讓盧十四直接懵逼。

“郭郎,這不是好事嗎?”

“好事?”郭戎的臉上冷峻而鐵青的面龐上帶上了一絲苦澀的笑容。

對大唐來說,擊敗吐蕃,俘虜吐蕃大相確實是了不起的大勝,對大唐是好事,但是對安西……

安西軍的存在價值在太宗和高宗時代更多的是掌控西域商路,但是在武周以及肅宗時代,更重要的價值是使得吐蕃人腹背受敵,無法襲擾大唐腹地!

有了這場大勝,那就證明長安現在有能力防禦吐蕃,那麼安西的價值也就隨之會再次被降低……

郭戎的歷史確實不好,但他也知道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擁兵自立,大唐中樞對於地方的控制力極度下降。

估計大唐朝廷現在正想著怎麼削藩鎮,而不是重新奪回安西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