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玉姑姑邊走邊詢問,“我們現在又有商隊走商,需要更多的存貨才行。”

“我們在恆州城僅有兩家鋪子,影響不了什麼。”

李書蘭回應道:“咱們又不是現在就開始給其他鋪子批發,起碼也是明年再做決定。

至於走商的貨物我們肯定可以提供,至於對外批發多少還不是由我們自己決定。”

“明年批次發貨的話,僅靠烏石村提供蔬菜瓜果肯定不行,幸好我們已經買下新莊子。”

惜玉姑姑提議道:“夫人,新莊子看來要安排人大量種植蔬菜瓜果才行,要不然提供不上材料,會導致我們生意斷貨。”

“嗯,確實該如此安排。”

李書蘭笑了笑,“你也不必擔心,等蔬菜瓜果上市時節,價格會便宜很多,我們也可以趁機收購一大批,再加上我們有兩個莊子種植,貨源多少能夠有保障,不會造成斷供情況。”

“那就好,只要咱們資源有保障,生意做得再大也不怕。”

“多大的胃口吃多少飯,做生意也一樣,能做多大就做多大,若沒那麼能力,保住現有的東西就不錯。”

“夫人,如此說來,我們作坊又要新增人才行。”

惜玉姑姑又說道:“作坊的人手本來就緊張,明年做批發生意的話,作坊的那些人肯定忙不過來。”

“無妨,到時候看著添人即可。”

“是,夫人。”

主僕兩人邊走邊交流。

剛回到內院。

蘇巧蓉和蘇彩珠姑侄兩人坐在側廳裡認真在繡手帕。

“娘,您回來了。”

見到母親進來,蘇巧蓉起身相迎,“娘,許家二師伯母為什麼來我們家?”

“一件小事。”

李書蘭笑了笑,把對方的來意說了出來。

蘇巧蓉聞言忍不住問道:“娘,您答應她們了?”

“算答應,也不算答應,一切等明年再說。”

李書蘭笑了笑,“只要我們有足夠的貨源,自己又不再準備繼續發展新鋪子,那麼出售一些給其他鋪子也是一種經營手段,沒什麼不好的。”

“蓉兒明白。”

蘇巧蓉自然相信母親決定。

在她眼裡母親不會出任何差錯。

“蘭嫂嫂,我準備過兩天回去一趟。”

蘇彩珠開口說道:“再過七八天就是我爹的生辰,今年是我爹四十大壽,我想回去陪他過生辰。”

“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