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董卓,也太囂張了吧?”

小喬很是震驚的說道,“他居然堂而皇之的,搬進了皇家園林顯陽苑中居住?”

“這還不算,他讓少帝下旨,封他為太尉,兼領相國,假節,賜斧鉞、虎賁隨行,加封郿侯,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

洛陽城北的大商鋪後院,王強等人剛剛聽完了劉義才掌櫃的稟報,一個個的瞪大了眼睛。

王強倒也罷了,他知道董卓在入主都城洛陽之後,會很快的膨脹起來。

但是他想不到,他會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就膨脹得這麼快。

這哪裡還是一名臣子所為?簡直就是把自己當做真正的皇帝了。

不過,這個傢伙,在收編了所有洛陽城內的軍隊、全面的掌控了朝廷之後,雖然極其的囂張跋扈,但是也為懂得一手大棒一手蘿蔔的道理。

他讓少帝劉宏連續下旨:徵辟周毖、伍瓊,以及原大將軍府官員何顒、鄭泰等人為其幕僚。

在幕僚們的建議下,親近士人,徵召荀爽、韓融、陳紀等儒家名士入朝為官。

這其中,才回到洛陽城三年的名士蔡邕,一舉成為了董卓最信任的幕僚,為他出謀獻策。

同時,董卓大肆的封賞天下:任命韓馥、劉岱、孔伷、張諮、孔融、應劭、張邈等人,擔任全國各地的太守等要職。

他甚至不計前嫌,對民間傳言中,因為厭惡自己而棄官而走的袁紹、王匡、鮑信等人授以太守之職,以示和解。

董卓一連串的騷操作,使得滿朝文武大臣都懵逼了。

他們根本不清楚,董卓這個傢伙是怎麼想的?怎麼會使出這麼一套亂七八糟的組合拳來。

其實很簡單:在李儒的建議下,讓董卓先把朝廷的局勢搞亂,最好搞得一塌湖塗的。

這樣一來,各個世家豪族,為了爭權奪利,必然就會把注意力從董卓的身上挪開一大部分,儘可能的減輕己方面臨的壓力。

就算董卓現在真實的勢力很強大,也絕對不是眾多世家豪族聯合起來的對手。

還不如來上一輪大封賞,讓各方勢力都嚐到一些甜頭,讓那些世家豪族爆發內亂。

反正那些地方,根本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下,還不如大方的封賞下去,讓那些世家豪族窩裡鬥。

使得他們再也無法擰成一股繩,繼而處心積慮的來對付自家。

不得不說,李儒的建議十分不錯。

隨著董卓對各方勢力釋放善意、大肆封賞的一套組合拳打出來,朝堂上少了很多反對、彈劾他的聲音。

那些各方勢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地盤和官職,必然會以發展自身為重中之重,才沒有閒心去顧及亂得一塌湖塗的朝堂。

先把到嘴的肉吃下肚子內,才是最重要的。

明眼人都清楚,隨著董卓這麼一通胡搞,在各方勢力的有心傳播之下,董卓就算是再怎麼去討好各方世家豪族,也免不了自己的名聲,變得越來越臭。

而且,如同各方勢力所料,董卓手下的西涼軍,其蠻橫無禮、不通大漢腹地文化禮儀的弊端,很快就展露無疑。

他們在雒陽城內劫掠富戶、商隊,搜刮財物,強搶民女……

只是一個月的時間,就弄得滿城民眾怨聲載道。

對於這一點,就連足智多謀的李儒,也是無可奈何。

因為在涼州董卓的地盤內,民風彪悍,大家一向就是這麼做的,習慣成自然。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想要改變彪悍野蠻的西涼軍將士們的秉性,難如登天。

李儒見勢不妙,連連下令約束將士們,但是收效甚微。

他與董卓直到現在才清楚,在正常的情況下,想要入主中原的難度,超乎了他們原來的想象。

“這董卓……”

聽完店鋪掌櫃劉義才的稟報,王強不由得搖了搖頭,“他想要達成他的目的,除非以絕對實力碾壓各方,把不服的人全部殺了才行。”

“現在一味的去討好那些世家豪族,只會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處處給董卓使絆子,並沒有什麼卵用。”

他可是很清楚,後世的“我大清”是怎麼成功入主中原的,並且統治了足足三百年之久。

只是後來被西洋人入侵,才被打落神壇,繼而被華夏民眾反擊,一舉滅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