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是時候對張純、張舉發起剿滅行動了。”

軍中大校場之中,剛剛檢閱完成了一輪全軍演武,白馬義從首領嚴綱,面色凝重的對公孫瓚說道。

“因為各方按兵不動的緣故,那些逆賊,在這過去的一年以來,已經席捲了大半個幽州,甚至入侵到了冀州東北部的河間郡與渤海郡的北部地區,造成大量的生靈塗炭。”

“幽州中有半數的世家豪族,都已經被叛軍與烏桓的聯軍所滅,逆賊的所獲無算。”

他雖然對主公與幽州刺史劉虞之間,達成的臨時協議,頗有微詞,但是也知道,自家勢力的今後擴張,首當其衝的就是那些世家豪族。

因為主公的本家,就是遼東的大世家出身,對那些世家豪族很瞭解。

雖然主公是家族主脈旁支,不受家族的重視,但是憑著主公的勇勐和愛兵如子的性格,終於自己打拼出了一片天。

然而,近來想要繼續擴張勢力,卻極為艱難。

無它,幽州的九成財富和已經開發使用的土地,都在那些大小世家豪族手中。

沒有足夠的錢財和資源,自家勢力想要繼續大幅度的擴張發展,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這個年代,包括公孫瓚在內,大漢王朝中的所有勢力,除了王強之外,都沒有把滅掉胡人,作為自家勢力擴張的舉措。

這就是時代眼界的問題,也是各方實力不夠的原因。

當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漢王朝以為自己是天朝上國,對胡人的危害,沒有足夠重視的原因。

儘管胡人每年都在犯邊,南下打草谷,但就算是公孫瓚,也最多是將來犯的胡人打退,消滅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大家根本就沒有想到,去主動出擊,奪取胡人佔據的廣大地盤、無盡的資源為己用,以戰養戰的快速發展起來。

一句話,自大漢王朝開國以來的守成之策,從而造成了現在的情況。

所有的軍民都被高祖皇帝制定的“守成之策”影響到了,繼而侷限住了自己的眼界。

其實,以公孫瓚如今的實力,完全可以逐步將東胡各族一個個的滅掉,佔據龐大的幽州北方大草原等廣大地區,要多少的資源、地盤、牛羊馬匹沒有?

可惜,在既定的歷史上,東漢末年僅有的、能夠稱得上是民族英雄的呂布和公孫瓚,都一直在被動的防守,與胡人展開綿綿防禦大戰罷了。

在大漢王朝轟然崩塌後,各路諸侯只知道內戰不休,耗盡了華夏一族的元氣,更使得讓北方的胡人各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機遇,急速的壯大起來。

最後,才有了“五胡亂華”的悲劇發生,使得華夏一族,差一點就被徹底的滅族。

就比如現在的公孫瓚,陷入到了發展的瓶頸中,卻根本就沒有想過,去滅掉一個個的胡人部落,佔據他們的地盤和資源,讓自家獲得爆發性的大發展。

就算是大家明明知道,足夠的牛羊馬匹,才是自家真正的稀缺資源,也沒有去想過這些。

“主公,我看我們不用等了。”

一旁的常備騎兵軍團統領田楷,也在開口說道,“那劉虞貪生怕死得很,只想著最後透過招降烏桓,來瓦解逆賊聯軍,繼而坐享其成。”

“藉助大漢王朝的威勢,一樣貪生怕死的烏桓首領丘力居,估計會同意,繼而達成劉虞的要求,進行反正。”

“可是那劉虞就不想想,透過這次叛亂,烏桓各路大軍,得到了多少的糧草、財貨、漢人百姓青壯?”

“這不是養虎為患麼?”

“將來烏桓變得勢大難治,恐怕會為禍更甚!”

田楷與嚴綱,是公孫瓚的左膀右臂,可以說迄今為止,從來沒有打過敗仗,是名副其實的天驕。

兩人現在都是煉神境七層的修為,文武雙全,十分的厲害。

在既定的歷史上,就連趙雲在這個時期,也沒有他們兩人牛逼。

這不是說笑,而是真實的情況。

這兩個傢伙,就是有這麼厲害,打得胡人聞風而逃。

“父親,兩位將軍說的對,滅掉張家和烏桓,還是要看我們的。”

邊上的一名英武少年,也在附和著說道。

他是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資質完全不比公孫瓚要差,如今只有十七歲,已經是煉神境一層的修為。

這是虎父無犬子的最佳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