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擊》劇組捋順之後,沉淵再次把目光放在了紀錄頻道。

《但是還有書籍》開始建組了,其他四個專案還需要一段時間。

不過沉淵此時的心思不在它們身上,而是在《我在故宮修文物》上面。

紀錄頻道往後的成績,基本上就在這部紀錄片身上。

沉淵不需要紀錄頻道立刻爆火,這樣其實不是什麼好事情。

因為熱度這個東西來得快去得也快。

熱度太高,在觀眾眼前天天晃悠,容易讓人厭煩。

要像溫水煮青蛙般,讓觀眾們慢慢習慣性留在紀錄頻道觀看紀錄片,這才是最大的勝利。

距離《我在故宮修文物》播出時間還有十天時間。

兩檔紀錄片的宣發也要準備開始了。

因為網路火起來了兩檔節目,沉淵直接就把主要宣傳渠道放在了網路上。

專案組早已經剪輯好了一個宣傳片。

因為要做宣傳用,時長只有兩分鐘。

不過剪出來的都是能夠吸引大家注意力的片段。

比如王師傅頗為傲嬌的說著故宮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鐘表。

比如王師傅對於鐘錶修復之後只能被放置在那裡供人參觀的遺憾。

還有老師傅穿過城牆後的特殊任務。

師傅與徒弟的特殊情感等等。

整個宣傳片並沒有展現故宮的厚重和歷史感。

反而非常的生活化。

當然,還有怎麼都無法抹去的自豪。

為了讓這次宣傳到位,沉淵特地把趙樂樂拉過來幫忙。

運營過兩個節目官博的她,對於這種事情輕車熟路。

有趙樂樂的加入,整個紀錄頻道的宣傳部門開動了起來。

微博、影片平臺、短影片平臺等等紛紛上線宣傳片。

除此之外,便是沉淵和節目組官博轉發。

很快,便有了第一批觀眾。

「沉導又有新作品了嗎?」

「支援沉導,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好作品出現。」

「看完中秋晚會,只恨當初去聚餐了,現在終於可以第一時間看到新作品了。」

「沉導勇敢飛,我們永相隨。」

「永遠可以相信沉導。」

「這是文物修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