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齊和楊璐雲兩位老師設計的《祈》。

難度比資料庫中的明顯要更高一些。

何洛潔在水中待了五天,一天上下幾百次,整個人筋疲力盡。

每天泡到眼睛充滿血絲、面板皺紋,身體水腫。

付出了極大的精力最終完成這隻作品。

當沈淵宣佈完成之後,何洛潔鬆了一口氣,所有人都歡呼了起來。

只不過有些遺憾的是,拍攝完成還需要後期剪輯,一時半會也看不到成品。

不過大家對此不以為意,所有人都知道,這支舞蹈的出現必將讓所有人為之驚訝。

除了這隻舞蹈,其他舞蹈陸陸續續準備拍攝和製作。

因為《祈》的特殊性,所以才單獨拍攝,其他舞蹈基本上都是準備在現場舞臺拍攝錄製。

那些舞蹈場景都可以使用全息投影技術來完成,所以也就不用另外四處奔波。

技術組正在加班加點的製作中。

舞蹈節目那邊有劉思齊他們盯著,基本上沒什麼問題。

武術戲曲的四個節目也被放到了舞蹈組統一安排。

於是沈淵把關注點放在歌曲和民樂這邊。

從確定人選到練習排練已經有一個星期。

據兩個小組傳來訊息,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了。

沈淵拿出來的七首歌曲,四首歌曲都是在古詞基礎上寫出來的,不僅僅契合節日氣氛,同時也和整場晚會的風格統一。

另外三首選擇的是國內適合中秋的歌曲,同樣與晚會風格一致,都是古風古韻的歌曲。

邀請的歌手也都是實力派,拿到曲譜之後,熟悉的速度很快。

排練了幾次沒什麼問題,就等著最後一次聯排,以及正式演出錄製。

五首國樂是直接從民樂團邀請過來的大佬。

除了一首《國樂暢想曲》是結合幾首樂曲編排出來的,其他樂曲是原有的曲譜。

所以並不需要重新熟悉。

整個晚會節目基本都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

剩下更多的是看技術組和服化組那邊的速度。

隨著所有節目準備就緒,沈淵終於從忙碌的事務中脫身,能夠去把其他事情處理一下。

這些節日晚會因為是錄製播出,所以並不會像春晚那樣因為直播,需要提前幾個月開始選節目,不斷聯排。

可以讓沈淵偶爾忙一下其他事情。

首先就是兩檔節目,沈淵跑到兩個節目組看了一眼,沒什麼問題。

一切正常,期間還碰到了王志義,想起簽名照,才知道被他寄給沈瀟瀟了。

不過沈瀟瀟也沒有發訊息過來,沈淵並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