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架上還是滿滿當當的商品,作為京城第一的百貨公司,王府井的備貨還是很充足的。

鐘山嶽一邊挑選著商品,一邊對江華說道:“看看,這國泰民安、生意興隆的,還有什麼不好過的?”

江華看著貨架上擺滿了索尼、東芝、可口可樂等外國的品牌,而咱們的品牌產品只能縮在角落裡,顯得分外可憐。

“爸,你看那貨架上的產品是哪兒產的?”

鐘山嶽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貨架:“嗯,美嘉淨呢,怎麼沒了,怎麼這個擦臉膏是外國的,我們自己能生產,還要進口嗎?”

“不止啊,你看看貨架上大部分拜放的都是外國的產品。”江華嘆口氣說:“這是一場危機,僅次於當年你們抗擊日寇真的危機,如果這場仗打不贏,我們的民族工業將會消亡殆盡。”

鐘山嶽臉色變了變,然後對江華說道:“當年老子刺刀見紅都不怕,伱怕什麼?雖然我知道這肯定比我們刺刀見紅要複雜一些,但是首先要有必勝的信念,你現在經商,所以,我要你不遺餘力的贏得這場戰爭。”

“這當然不用說了。”江華笑著說:“必勝的信念我還是有的,只是過程會比較艱難,但不管有多麼艱難,我們也得守住底線。”

全家人買了很多年貨,而且他們挑選的大多都是國產品牌,不能嘴上喊著保護國產製造業,卻一個勁兒的買外國產品。

到家以後,鐘山嶽看著坐著沙發上發愣的江華,笑著問:“你準備怎麼打響這場戰役啊?”

江華想了想說道:“我先給他來個輿論戰,先把大眾的情緒給調動起來。”

鐘山嶽站起來拍拍江華的肩膀:“想幹就去幹吧,這個事情總要有人做,既然你看到了,那就不要去猶豫。”

來到書房,鋪開稿紙。

繁華背後的硝煙,打響民族製造業的保衛戰。

這是江華給自己文章取的標題和副標題,他一邊標準的文法寫著內容,一邊回憶著那些國外資本在國內曾經犯下的罪行,再把外國資本危害給講清楚。

一篇標準的議論文誕生了,內容翔實、有理有據,江華自己都覺得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經過再三修改之後,江華把文章給送到了報社,最權威的報社。

報社在收到這篇文章以後,底下的編輯看了一眼標題,就感覺都不是自己人做主的,寫文章的人要麼是瘋子,要麼是傻子。

他認為在開放的環境裡說這樣的話,實在有些大逆不道。

主編看完了一遍,頓時感覺很有道理,但是他也感覺自己把握不住,只能往上送,送給總編看。

總編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勝任的,他看問題的角度可不一樣,看完文章之後,他深深的嘆了口氣,針砭時事,而且一語中的啊。

在徵得領導的同意,第二天,頭版頭條的新聞就是江華的文章,而且還附帶了評論文章。

這篇文章引起了軒然大波,普通百姓有叫好的,認為文章切中了當前的要害,提高了警惕,也有咒罵的,認為這是狹隘的民族情緒,不利於世界人民大團結。

另一方面,這篇文章在民族製造企業家的範圍內,引起了廣泛反響,他們是切身感受者,外國品牌和外資的洶湧而入,讓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