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完張汝金,美帝的行程就到了尾聲。

在先前的計劃中,袁梁還打算走一趟東海岸,去拜訪一下李秀雲和領事館。

可崑崙科技需要站出來,財務軟體是刻不容緩的,金稅工程落地看的是稅務電子的實驗效果,而並非要等到96年三月。

和張汝金談好的人才輸送計劃,也需要儘快回浦江聯絡交大和震旦等一批高等院校。

所以在拜訪完張汝金之後,袁梁就仔細詢問了一番VCD生產線的情況後,就和付向東踏上了回國的飛機。

相比袁梁晚歸一週的時間,唐書晨和周成棟、孫智等人就已經早早的落地。

崑崙科技和交大聯合成立的實驗室,在袁梁去美帝前還是一紙空談,但是招回孫智、黃志濤、常小龍、呂文昌等人後,交大反而成了弱勢的一方。

唐書晨要做的工作,就是要了解這些人擅長的領域,及時彙報給學校,並讓學校對實驗室重視起來。

當完全瞭解了袁梁要做的事情後,唐書晨會更多的從袁梁的角度去考慮這些問題,所以在面對電子資訊學院和學校的領導時,唐書晨也找到了方向。

“謝校長、張院長,崑崙科技真不是說說而已,這次矽谷之行崑崙科技已經引進了晶片設計領域十數名歸國人才,其中不乏演算法、晶片設計、邏輯架構方面的頂尖工程師。

而且這才僅僅是第一批,崑崙科技還在矽谷以及常春藤名校周邊設立了相關的留學生救助站,為的就是每年從國內輸出人才的同時,也能從美帝把送出去留學的學生儘量招回來。

所以我希望學校能夠重視計算機實驗室,儘量從電子資訊學院調集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設立一些對科技發展有促進意義的專案。”

崑崙科技還太弱小,袁梁又太過於年輕,以至於在美帝和很多企業和人才的交鋒中,展現不出自身的說服力。

這個問題在校領導層面一樣有著深刻的體現,學校看重的是崑崙科技的一千萬,至於實驗室電子資訊學院好像沒怎麼上心。

但十多個海外留學的碩博士一起回國,分量就不一樣了。

果不其然,張守軍很快就展現出了非常濃厚的興趣。

不僅是詢問了這批歸國工程師詳細情況,更是想要透過唐書晨瞭解崑崙科技對實驗室的態度。

實驗室的建設,也真正意義上開始進入籌備階段。

然而就在唐書晨唐書晨正忙得團團轉的時候,不知從什麼渠道得知唐書晨回來的金良俊卻找到了交大。

“金師兄,學校正在籌備一個實驗室,很多資料都需要我處理,我真沒時間!”

唐書晨承認,以前的她的確對金良俊有些盲目的崇拜。家境優越,在自己面前總是表現得落落大方,且因為對美帝經濟環境的熟悉,經常能展現給自己一些不同於國內的觀點。

但現在,再以她的角度看,金良俊在很多方面就顯得有些虛偽了。

是的,虛偽!

當認識到獅子世界的殘酷後,再以羊的角度去看獅子,獅子的臉上就掛著這兩個字。

明明是嗜血動物,為何要裝什麼仁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