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運氣好(第1/2頁)
章節報錯
908的失敗催生了後來的909。
相比908,909就要大氣得多,中書省和浦江直接投資,專案批覆的資金和建廠速度在國內來說都是極為罕見的。
為此,浦江還從外省調集了大批行政力量當中的科學研究者來配合專案的安穩落地,這當中,後來的中芯CEO江尚舟就是浦江半導體一枚不可磨滅的功勳章。
而這一切的源頭,得等到明年中樞領導人去參觀過三星的積體電路生產線後發出觸目驚心的感慨後,才有意識形態上的改觀。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我們要走自己的路,磕磕絆絆在所難免。想摸著石頭過河曰韓歐美也得讓我們摸才行。
聽到袁梁這番話,翁烈久久說不出話來。雖然貴為一校之長,雖然在科技領域也有著非凡的建樹,可袁梁說的這些,卻不是憑個人能力就能改變的。
“說說看你打算怎麼跟張教授合作的?”翁烈沒了一開始聽到能引進晶圓廠的震撼,反而認真問起了跟前這個學生的想法。
“人才合作是一方面,國內幾乎沒有晶圓廠頂尖人才的培養空間,正好張教授那邊也缺人,我們就送一批過去。將來能回來多少屬於個人選擇,但只要有人願意回來,這筆投資就不算虧。
其次是積體電路設計的推進。
這方面如果光靠崑崙科技不現實,不過因為政策的原因,浦江周邊的積體電路設計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只要我們崑崙科技能趕上進度,拿出一定的成績,今後引進晶圓廠的阻力就會小很多。”
“就只能是你們崑崙科技?”
袁梁搖了搖頭,“當然不是,如果其他企業有這方面的想法,且軟硬體設施都能達到要求,我也樂意讓其他企業來牽頭。如果有可能,我更想把崑崙科技打造成一家專精於晶片設計的行業龍頭。
IDM型別的企業,需要企業有足夠的技術底蘊作為支撐,現目前也就德儀、英特爾,NEC有這樣的技術底蘊,崑崙科技就算能引進晶圓廠,更多也會以代工為主。”
翁烈這才點了點頭,“那你這次打算要多少人,又以什麼樣的方式讓這些人去張教授的晶圓廠呢?”
“保守估計,前期三百人應該是需要的。張教授在東亞東南亞這邊有不少晶圓廠,人才方面的需求是長期的。
我打算聯合交大、震旦等一些院校,先抽調一批已經畢業或將要畢業的學生過去。等張教授消化完這批人才之後,我們在派遣第二批過去。”
“那你又怎麼聯合這些高等院校呢,交大還好說,畢竟你在學校建了一個實驗室,多少有個名義,可震旦呢?三百個學生出國,可不是鬧著玩的,交大也拿不出這麼多人來。”
袁梁這才笑道,“所以我這不是找翁校幫忙來了麼?
我從矽谷招來的這批人,都是在晶片設計領域有著多年經驗的人才,我打算儘快以他們為核心,形成相關的專案研究組,然後配合實驗室形成系統的專案研究體系。
目前統計下來,我們三四個專案還是拿得出來的,光交大的一個實驗室肯定放不下。
所以我想找翁校幫忙牽個線,看能不能在震旦也建一個類似的實驗室之類。
同時,送出去的這些學生,崑崙科技還會提供一定的出國補助,雖然不多,但是能夠解決一部門學生的後顧之憂。只要相關的激勵方案出來,應該能吸引不少學生到晶圓廠去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