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爸要去做上輩子爸沒做完的事情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弄清袁梁回來不是因為在學校遇到了難事,反而還在浦江做起了生意,能頂事了,一家人頭頂的疑雲也都散開了,飯桌上多了不少歡聲笑語。
母親和小嬸圍繞著孩子數落個不停,老人和小叔則是問起了袁梁一些浦江的事情,聽到袁梁如數家珍一般的介紹,又各有心思。
飯後,父親跟著母親下地去了,可剛走沒多久的小叔卻掉頭來到家門口。
“叔,啥事?”
袁正剛划著火柴點了支菸,“梁梁,浦江真像你說的那樣,只要敢闖就能賺到錢?”
袁梁知道他在飯桌上的有些話燃起了小叔心裡的火苗,上輩子的小叔便不是個安分的人,邵市裡的下崗潮剛過去,就拉著幾個村裡的年輕人進城,最後和幾個下崗工人湊一起張羅起了個小傢俱廠。
“也不是敢闖就能賺,做生意始終繞不過人脈關係,就像咱們城裡賣衣服的一樣,你能租得起店門,但也要有進貨的渠道才行。”
“那你說這渠道在那邊好打聽不?”袁梁剛說起衣服袁正剛就起了心思。
“浦江的生意也不是那麼好做,這事不能急。況且小慧和小靖都還小,你和小嬸要是都去浦江了,他們怎麼辦?”
袁正剛的臉色頓時垮了下來。
袁梁接著道,“我這次回來還有好幾天時間,今天先不急,明後天我兩再去城裡看看。”
可袁正剛卻是一臉的疑惑,“城裡那麼多下崗工人,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找活幹,邵市哪還能掙什麼錢?”
袁正剛的話,同樣也代表著邵市無數下崗工人的心聲。
袁梁卻搖了搖頭,“工人下崗和做生意不矛盾,邵市這些大廠是競爭不過國外才出現的倒閉潮,不代表外面的東西到邵市來沒有市場。都說造導彈不如賣茶葉蛋,就是這個道理。其實在城裡就算是開個門店賣東西,都要比廠裡的工人掙得多。”
“那行吧,你有打算就好,明天啥時候去跟我說一聲。”
目送小叔離開,袁梁不由苦笑。
他回來本就是想在家多待一段時間,梳理一下他那有些迷茫的規劃,卻又被家裡的瑣碎拖著走。
但他也沒有抗拒的心思,富人且富,窮人且窮,但都離不開七情六慾吃喝拉撒,生活瑣碎本就是修行的一種。
走到院子裡,看著陳舊三間大瓦房,袁梁心裡前所未有的安定。
他之所以迷茫,是不知道他到底該不該去走那條路。
重生而來,多了幾十年的生活積澱,袁梁也發現自己身上少了一些東西。
能花兩個月時間把投幣電話機的路鋪開,前期有太多取巧的成分,後期則是因為他心裡的迷茫才想用工作麻痺自己。
不知道該不該去做碟機,不知道該不該去涉足那個讓人聞之色變的行業。
不可否認,晶片、網際網路做好了不亞於一條登天梯。
但袁梁卻發現,從天命之年歸來的自己身上少了當初在浦江打拼的衝勁。
有著幾十年的先知,他完全可以做到一家人大富大貴衣食無憂。
可這對晶片行業的從業者來說,卻是個很危險的訊號。
晶片是一個科技水平高度集中的產業,只要技術上稍稍落後就容易被淘汰。沒有任總那種敢跳樓的決心,走上那條路遲早會落敗。
說責任講情懷,他不是沒有,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責任與情懷,袁梁才會那麼迷茫。
他始終只是個俗人,前世兒子在身邊的時候,粗茶淡飯都能過,這輩子那個兒子都不會有了,他更沒了那股義無反顧的衝勁。
重生者其實也是悲哀的,重生是少了遺憾,但卻沒了銳氣。
袁梁感覺自己就像個耄耋老人一般,或者說自從跟姜檸離婚之後,他身上很多的鋒芒都收了起來,只有在兒子家人出現困難的時候才偶爾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