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建方碰頭的時候,李建方帶來了兩百萬的啟動資金。資質還是盛世經營部的資質,但走了一趟郵局之後變成了盛世通訊。

三七分的持股比例,袁梁雖然拿了三成,但卻要負責交大的話費補貼。

而此時,蓋茨訪華的新聞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蓋茨的新聞剛出來,國內的漢卡價格一下就降下來了,沒想到微軟的新系統真的是針對國內市場。”

李建方手裡拿著一張報紙,報紙上佔據小半個版面的圖片就是蓋茨下飛機的場景。

“遲早的事,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從來都不在國內。尋呼機也好,電話機也罷,只要放開市場,國內的產品沒有任何的競爭力。”

微軟的新系統即將釋出,最亂的除了那些經銷商,應該得算上靠漢卡發家的連想。

不出意外,Windows3.2將拉開連想技工貿與貿工技的紛爭,一年之後,倪院士黯然出局,連想徹底成為一家買辦企業。

哪怕二十多年後,連想在國內耗費巨資投資無數的晶片企業,都依舊沒有造尖端晶片的技術,還成為了很多人口誅筆伐的物件。

現在回過頭來看,連想的路有錯麼?

在沒有技術積累的情況下,先賺錢再研發的思路沒有錯。

但連想不知道的是,在晶片這條路上,一步慢,就會步步慢。

而且,當他們的貿工技走得很順利,並逐漸習慣依賴英特爾和IBM這些國際巨頭,漸漸的就會失去大力投入研發的決心。

確切來說,柳傳痣只是個純粹的商人,袁梁的師兄楊園慶也不例外。

人們對連想的反感,更多是在於他們自詡民族品牌的營銷。

當華為站在那個位置的時候,很多人都還在想為什麼不是連想?

是的,他本可以,卻為什麼不是他?

“那你說我們要不要代理一些國外的產品?”李建方不知道連想的事,但卻知道袁梁對電子產品的方向很瞭解。

“先做好投幣電話機吧,慢慢來,一口吃不成個胖子!”袁梁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可我那店裡現在連個充門面的東西都沒有了!”

投幣電話機的運營用不到李建方在富傑市場的門店,最後還是袁梁提意在交大旁邊租了一個一百平米的小門面,用來辦公培訓和放貨之類。

“皖省有家萬燕公司你知道沒?”

“做什麼的?”

“VCD,一款視聽產品,用來在家裡放映電影和聽歌,這段時間新產品應該出來了。你要還有餘錢,去那邊談個代理,再去進些碟片,沒準賺得比投幣電話機還多!”

萬燕正式進入投產是在去年年底,現在VCD應該出來了,只不過因為產量問題在市場上還沒有什麼影響。

不過想起萬燕,袁梁也為之感到悲哀。

一家本來被譽為民族視聽品牌佼佼者的企業,卻因為揹負得太多,心大的同時眼界又太窄,僅僅輝煌了一兩年時間就被後來者淹沒在了歷史的塵埃裡。

“VCD?有那麼賺錢?”

“你可以先去買幾臺來試試,在店裡放幾臺電視機,然後每天放碟片,保準你那個店一天到晚都被圍得水洩不通。”

早期VCD的火爆,就是從這樣的局面開始的。

萬燕用自己的產品開啟了市場的需求,卻因為身負皖省產業發展的重任,又要打造垂直一體化的版權標準,最後卻忘記了專利壁壘,不堪重負的同時正好被無數廠商買回去拆解,成功的被抄了底。

愛多、步步高、新科皆是後來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