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步步為營(第1/2頁)
章節報錯
袁梁沒再廢話,而是把手裡的筆記本遞了過去。
“這是我這幾天才做的一個調查資料,沒有電腦,就只能手寫了。你先勉強看一下,具體的策劃我可能要花些時間到你店裡去打出來。”
筆記本上的內容是早上上課的時候寫出來的,裡面就只有一些投幣電話機的盈利前景和盈利預算,相當於是一個畫好的餅,至於具體可行性方案,袁梁並不著急。
前世再怎麼信任李建方,在利益和機遇面前袁梁不會傻乎乎的把所有的東西都拿出來,更別說眼下他和李建方只是萍水相逢了。
李建方接過筆記本,認真的看了起來。字跡雖然有些潦草,但筆記本上數字就好像有魔力一般,李建方的目光每觸及一個數字,他的呼吸就沒來由緊上一拍。
許久,當李建方放下筆記本,抬頭看向袁梁,目光變得無比的複雜。
“投幣電話機真有這麼賺錢?這些資料你是從哪裡得來的?”
裝一臺投幣電話機平均的回本時間竟然不到40天,這跟撿錢有什麼區別?
“大部分是透過郵電那邊資料推算出來的,一部分是我自己調查的結果。”袁梁沒敢把資料的真實性往自己身上攬,畢竟筆記本上面的很多資料就算是浦江郵電都拿不出來。
“那你打算怎麼運作,我記得郵電的電話機業務從來沒有開放私營吧!”李建方的話也正代表了很多人對電話機市場的固有印象。
“不去做怎麼知道不可能呢?”但袁梁覺得還是有可以操作的空間。
見袁梁一直沒鬆口,李建方不由有些急切,“你要是能拿下運營許可,合作也不是不可以,畢竟這撿錢的生意,沒有不做的道理。”
“處理完你手上的漢卡,你能拿出多少來?”袁梁乘勝追擊。
李建方皺眉沉思片刻,給出了一個數字,“兩百萬左右吧!”
袁梁點了點頭,沒有絲毫的驚訝,要知道,樂百氏下半年“生命核能”的一個地方總代,都要先交付240萬代理費。李建方的盛世經營部做了那麼多年漢卡,拿出幾百萬來再正常不過。
不過袁梁也沒有急著答應,心裡則是在計算著投幣電話機的前期投入。
前世94年浦江的投幣電話機一年暴漲三千臺,那只是市場給出的答案,並非資本。
他如果進場,這個數字必然會增長,但又不能搶了浦江郵電的主導地位,李建方的兩百萬似乎剛好在一個平衡線上。
“勉強夠用了,至於具體的分成佔比等我這邊有結果,我們再坐下來仔細溝通。”
“要多久?”
“過兩天我去找你,順便把具體的計劃書打一份出來。”
事情定下來,袁梁和李建方閒聊了一會,就離開了茶館。下午的課還沒完,但袁梁已經沒了去上課的心思。
李建方的兩百萬是這次合作的籌碼,而他想要拿到足夠的話語權,就得想辦法把投幣電話機的經營許可拿下來。
這是雙方合作的前提。
袁梁雖然不知道投幣電話機是否開放過私營,但是對比當下的無線尋呼業務,他還是覺得有很大可能的。
無線尋呼業務大規模開放正是今年,雖然前兩年郵電部門就擺滿了開放無線尋呼業務的申請,但是真正開始批准,還是從去年稅改之後開始。
拿渝市來說,今年申請無線尋呼業務的117家,就批准了37家。
這正是郵電部門釋放出來的一個可以開放私營的訊號。
所以袁梁直接來到了學校的後勤管理處。
“你的意思是說以後學生打電話的話費補貼由你們來出?”
後勤部辦公室,張懷民的嘴巴長得可以塞下一個雞蛋。
“補貼的額度有多大?”
“至少會比話費總額便宜一半以上。”
“你是想透過學校拿到郵電的經營許可對吧?”張懷民皺起了眉頭,身為交大的後勤部主任,很多東西一眼就能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