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夫子在學堂附近見過丫丫幾次,也聽村民說起過她是白么郎的女兒,說這孩子向來極為乖巧懂事卻不受父母待見,可憐她投錯了胎。

之前這小丫頭渾身髒兮兮像個沒人要的小乞丐,沒想到收拾乾淨後如此伶俐,只是看這模樣像是隻有三歲,這個年紀啟蒙偏早了些,而且還是個女娃。

盧夫子看向白致清,問道:“這孩子不足五歲吧?”

白致清連忙說道:“五歲了,年後就五歲了。”

五歲其實只是虛歲,要過了今年中秋丫丫才正式滿五歲。

白致清從村民口中得知丫丫生於五年前的八月十五,正好是大慶朝的中秋節。

村裡人之所以記得這麼清楚,是因為當時出了件大事,那年中秋,白氏一族的宗子——肅寧伯世子帶著身懷六甲的世子夫人回鄉祭祖。

世子夫人當時懷胎七月有餘,原本還有兩月才生產,卻被不知輕重的白么郎給嚇得早產。而當時已懷胎足月的劉阿花得知此事,急得也當場就生了。

兩人於同日同時誕下了女嬰。如此巧合之事自是讓人難忘。

這五年來,族人們時常看著可憐的丫丫唏噓同人不同命。

只是未來宗婦在祖地被族人嚇得早產畢竟不是什麼值得稱耀的好事,村長勒令知情族人不得談起,這才沒有外傳。

所以盧夫子並不知此事,這才問丫丫年歲幾何。

盧夫子雖疑惑如此瘦小的小丫頭居然已五歲,卻也相信轉了性子的白致清不會誆他。

可惜孩子是個好孩子,只是他的課堂並不適合女娃上。

一些高門大戶雖建有閨學專供家中女眷讀書,可所學內容與男子天差地別,讀的都是一些《女訓》《女誡》《女論語》之類的書,學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

而他的課堂教的是四書五經,正經男兒讀的書,為的不止是為明事知禮,更是為讀書考科舉,為出人頭地為家族爭光,也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女娃娃若是讀了男兒讀的書,只怕心會變大,可這世間卻容不下心大之女子……

身為女子若所思所想不被這世間所容,活著會累,心也會很苦。

所以不是他不想教,而是他不敢教。

丫丫見夫子沒叫她起身,便一直堅持舉著手彎著腰,認真的小模樣頗讓人動容。

盧夫子微微嘆一口氣,和藹地對著丫丫說道:“小丫頭起身吧。”

聽到夫子讓她起身,丫丫高興地直起了腰,臉上露出甜甜的笑,剛才夫子讓哥哥起身時就答應讓他上學,那丫丫肯定也可以~

可惜丫丫等到的卻不是她想要的答案。

只見盧夫子對她阿爹說道:“致清,你家這小丫頭確實機靈可愛,但族學只收男子,從未有女子入學的先例,這孩子你還是帶回去吧。”

丫丫一聽急了,夫子讓阿爹把她帶回去,那是不是說她不能像哥哥一樣留在學堂讀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