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翻看著貴族檔案,厚厚的各色貴族的傳承,讓帝辛看得腦仁疼,隨即也便不再看了,實在是複雜的很,除非本族中人,否則真的難以探究。

比干一進來,看著厚厚的貴族傳承檔案,心中有了一些想法。

正在按壓太陽穴的帝辛看到比干來了,也不要他行禮,而是直接開口,道,「王叔,孤想知道朝歌貴族究竟有幾大勢力,還望王叔告知。」

比干隨即明白了,大王可能要對貴族下手了。

想了想,道,「大王,我殷商貴族,大體分成宗族和先賢后裔,這其中因為聯姻,過繼等等情況,使得兩者不易區分,而這其中我殷商王族,又可分成近支宗族和遠支宗族,先賢也可分成禹皇之前的後裔,和禹夏封國之後的後裔,還有成湯立國時的功勳將士後裔等等。」

「在朝歌,大體上有十二支大貴族,其餘貴族則大大小小依附在這十二支大貴族的周圍。」

「這十二支大貴族,有六支乃是宗族,四支先賢后裔,二支功勳後裔。」

「就比如黃飛虎所在的黃家,便是這十二支大貴族中,功勳後裔家族。」

比干大體講述了這十二支大貴族,以及附庸他們的貴族,大大小小勢力很大。

「倘若孤要改革貴族,將這些貴族全部安排進長老院,廢除一些貴族利益,那樣有多少貴族可以支援孤。」

帝辛如此一說,比干當即驚呼道,「不可!萬萬不可,那樣貴族皆反,天下大亂!」

帝辛嘆了口氣,他也知道,這種事情不可為,但以殷商此時的樣子,除非釜底抽薪,來一個徹底的改變,不然那些貴族就如同蛆蟲一樣,不停的吸取殷商的國運,最後落個轟然倒塌的命運。

這便是所謂的沒有不滅的王朝,只有不滅的貴族。

「貴族改革迫在眉睫,還請王叔告知,這些大貴族有多少貴族真正支援孤。」

帝辛對這些大貴族並不熟悉,他們很多也並不在朝堂,對於他們來說,在朝堂上當官,遠不如在民間來得自由,反正他們家大業大,也並不懼怕大王。

甚至很多時候,商王都以能娶到這十二大貴族家的女兒為幸,就比如帝辛的母親,那位婦癸太后,便是出自「己姓」,這也是一支十分強大的大貴族,屬於四支先賢后裔,歷史上這支貴族,還出了著名的武丁之妻婦好。

只不過因為婦癸太后早亡,之前帝辛生性涼薄,也沒有親近之意,近些年來,一直不冷不淡。

「若大王徹底沒收其田產,財富,奴僕等,恐怕十二支大貴族都會反,若大王徐徐圖之,也最多能有三支大貴族支援。」

比干一說,帝辛思慮一番道,「可是太后的孃家己姓,黃飛虎所在黃家,還有梅伯梅大夫所在的梅家吧!」

說起來,上大夫梅伯所在的梅姓,也是成湯子孫,相傳為成湯之子太丁之後,子姓後裔,也算是宗族之一,後來封為伯爵,封地便在梅地。

正因為梅伯乃是梅家的當家人,所以才敢數次懟得帝辛下不來臺,這便是底氣所在。

「一個宗族,一個先賢,一個功勳,孤這支援率有點低啊。」

帝辛嘴裡唸叨著,而比干完全不明白這支援率是啥,以為又是大王神叨呢。

「王叔也不支援改革貴族麼?」

被帝辛突然一問,比干一愣,但隨後反應過來道,「臣支援大王的任何決定。」

比干乃是宗族中的近支,自然不在傳承久遠的十二大貴族之中,但比干能做到亞相,並且常年以宗族之長代表整個宗族的利益,自然勢力不小。

比干無條件表示支援的態度,讓帝辛很是滿意,隨後思考了一番,道,「王叔,不如咱

倆去一趟己姓庭院,看看孤的舅舅們,如何?」

比干聽後,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