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林蘇要滅族,沒有人擋得住,哪怕火族這並不弱的種族,所有族人聚焦,照樣於事無補。

其二,在林蘇的大棋局中,十二異族可有可無。

如此一來,十二異族心理“價碼”直接退到了牆角。

他們要考慮的,不再是這場史無前例大合作中,他們能得到多少利益分配,他們面前的選擇題有且只有兩個選項:服從,生!不服從,滅!

於是,剩下的十大異族沒有任何條件,直接發下天道誓言,屁顛顛出關殺魔。

如果沒有前面的兩次決絕,你瞧瞧他們會不會這麼乖?

不將各種無理條件跟你扯得天昏地暗,他們肯罷休?

兵聖以兵道為道。

弈聖以弈為道。

對林蘇這招浸透兵道、弈道還有談判之道的決絕之策,深深佩服之餘,也不禁有一個共同的疑問,那就是儒家那位,會不會就林蘇殺戮過盛的過激之舉,掀起對林蘇的審判?

目前沒有!

完全沒有!

林蘇開啟決絕兩殺至今已經九日,風聲早已傳入聖殿,聖殿那邊議論紛紛,三重天上,安靜如夜,這本身就不正常!

這是兩個大佬,此刻的不安。

因為他們歷千年歲月,歷世事浮沉,知道一個道理,事越大,越沉默……

突然,一聲鐘聲起,鐘聲從天道聖壇之側傳來,那裡也有一個壇,名聖事壇。

聖事壇,聖人合議大事之處。

任何聖人都可以發起。

其餘聖人必須到場。

這是約定俗成的規矩。

本次發起的人,是縱橫聖。

兵聖和弈聖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弈聖道:“縱橫聖提議?為何不是法聖?”

如果是審判林蘇,法聖才是當然的發起人。

可今日的發起人,並非法聖,而是縱橫聖,縱橫聖一般情況下存在感不強,他發起的聖議,一般情況下,都只是普通的論道。

弈聖眼中光芒微動:“法聖發起,審判的意味太明顯,縱橫聖發起,才顯得溫和,這大約也是當前局勢下的一種新變化。”

兵聖點點頭:“走!”

聖事壇,諸聖就位。

十六聖齊聚,縱橫聖開口:“諸位聖尊,西征腳步已然展開,天外天異域之事亦需擺上議事日程,本聖提議,與天外天諸聖和談,以解無心大劫到來之際,三重天的腹背受敵。”

兵聖、弈聖同時心頭一動。

竟然不是針對林蘇的,針對的是天外天諸聖。

詩聖輕輕點頭:“縱橫尊提及之事,實是當前首要之事,無心大劫迫在眉睫,天外天諸聖在三重天后方虎視眈眈,如若沒有一個相對平穩的天外天,三重天無法全力以抗無心劫。”

弈聖目光閃動:“縱橫尊之提議,本聖原則上認同,無心大劫若起,三重天必須全力以赴,實無餘力再抗天外天,消除天外天隱患,勢在必行,但縱橫聖所提議的和談,可有和談之基?需要知道,天外天諸聖俱是異域天道下的產物,當前不敢越過天外天,只因此方天道所限,無心大劫若起,天道規則改寫,他們也就擁有了越界而攻的可能,在此情況下,達成的任何共識,都只是我方想當然,只怕不能起到制約對方的作用,反而會貽悟戰機,讓我們失去最後的機會。”

諸聖心頭齊動。

弈聖所言甚是。

站在他們的層面,他們都知道異域諸聖的根腳來路。

這些異域聖人,不是這方天道的產物,他們來自於仙域大世界,他們身上打下了異界天道的烙印,他們只能在此方天道畫下的小圈子裡活動。

他們越不過天外天。

這是他們頭頂最大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