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之人個個眼界大開。

今日還真是有眼福啊,見到了這匪夷所思的一幕。

太子與二皇子之間,平和之至。

火族卻和問心閣一見面就火星四射。

問心閣一向斯文,但今日卻怒了。

火族一向性如烈火,今日反而沉穩了。

樣樣都反常!

問心閣中人畢竟涵養功夫非同一般,被火族挑釁了一把之後,快速平復,到得同心閣之後,他們又斯文了,先向太子行禮,然後向二皇子行禮。

太子欠欠身以示回應,而二皇子則站起:“大長老,本王聽得傳言,貴閣祖蓮被盜,可是真的?”

大長老臉上陡然陰雲密佈:“確鑿無疑!”

二皇子臉色大變:“祖蓮,乃是問心之根,問心閣為本國培養各路人才,為赤國文道、兵道、治國之道立下不世之功,斷問心之途,無異於封我赤國人才培養之門,何其可惡?”

太子眉毛猛地一掀……

二皇子目光投向他:“太子哥哥,小弟之言,你以為然否?”

太子道:“問心閣培養人才,滲透於朝堂內外,此言倒是不假,然而,卻並非今日之議題,今日問心閣要問的,可是祖蓮之失與孤之關係。”

二皇子的言語,頗為尖銳,一上來就給事件定性,斷問心閣之路的人,最終會讓整個赤國受損。

這話很難辯,如果太子否認問心閣對赤國的貢獻,不客觀,而且還一竹竿打盡一船人,得罪面就太廣了。

所以,他沒有否認,不過他的回答卻也巧妙得很。

你問心閣培養人才是事實,我承認!但是,我可不說你培養人才就是為國培養的!你為自己培養的也是有可能的。

滲透朝堂內外,這也是客觀事實,在這種語境之下,可不是什麼好詞。

比較敏感的事情一言帶過,直接切入正題,問心閣的功過是非暫且不提,今日的唯一議題,就是問心閣祖蓮之失,與我東宮太子有沒有關係。

一見面,第一招,兩人都展現了風暴中心主君的掌控力。

問心閣大長老開口:“太子殿下,諸葛清風持殿下親筆手書之路引,來我問心閣行此惡事,殿下以為可以置身事外?”

這就是第二招,直擊痛點。

太子道:“日前有人前來東宮,自稱為詩聖聖家諸葛清風,一進東宮即寫下一首五彩之詩,印證其身份,面對如此級別的大儒,孤有何理由不接待之?他言文界受阻,欲入問心閣問心崖明心悟界,孤有何理由不允?孤也是相信你問心閣,自有掌控風險之能,自有識別真偽之能,豈料孤終究還是高看了你問心閣,你們怎能……怎能容許他做下如此出格之事?”

最後一句話,痛心疾首!

滿閣之人,盡皆變色!

問心閣大長老一股怒火從心頭升起,快速覆蓋上了一層鬱悶的邊框。

太子這話,周密啊……

一方面,他絕對不否認接見過諸葛清風,也不否認他給諸葛清風開了路引,當然,這是他根本否認不了的事。

但是,你又能如何?

尊重大儒,是各國的政治正確,異國大儒來本國,不管怎麼一個高規格接待,都是正確的。

大儒要去悟界,大開綠燈也是正確的,你不開綠燈有不重文道之嫌,你開綠燈是尊重文道的體現。

作為太子,我尊重文道有錯嗎?

另一方面,他將問心閣狠狠淹汰了一把,你問心閣不是號稱掌控之力天下無雙嗎?一個人進了你問心閣,你竟然讓他做出你根本接受不了的事,敢問你的掌控力從何體現?你的無能,不能讓我來背鍋吧?

第二個回合,太子強勢碾壓了問心閣。

順手將他頭上的帽子摘得乾乾淨淨。

大長老冷冷道:“此事尚欠缺一個關鍵人,此關鍵人一到,所有疑團盡解,太子殿下也曾承諾過,今日讓我等見到此人,此人卻在何處?”

這就是第三招,直面根本。

你太子一幅置身事外的架勢,將所有的事情推得乾乾淨淨,但是,有一人是洗不清的,那就是始作俑者諸葛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