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青臺論史(第1/3頁)
章節報錯
“坐!”章居正手輕輕一抬,三人落座。
三杯茶送到三人面前,已是文論之始。
林蘇雙手托起茶杯,兩根拇指微屈,行了個論道晚輩禮,開口道:“史海鉤陳,莫衷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關是非,非敢定論,蘇有一史料,呈於二位大學士面前,盼一論而清之!”
陳更拱手還禮:“林宗師請!”
這已是標準的論道程式。
林蘇道:“有一人,幼年就已呈叛逆之態,其父為其擇文路,而其偏選修行道,致其父大病三年,此人修行有成,下山滅一谷之人,無分老幼,其兄責之,此人囚其兄十年之久,其母百般求之,均不肯釋放同胞兄弟,文道大儒責之,此人不納,並逐大儒於千里之外,兩位大學士,此人在二位看來,品性如何?”
章居正道:“此人無父無母,無兄無愛,不仁不義,何可論之?”
“正是!”陳更道:“逆反父母,不孝也;囚其兄,不悌也;滅一谷之人,不仁也!此人若為將,當是遺臭萬年之惡將,此人若為君,必是一代昏君!”
林蘇目光有些神秘:“他的確是君!他就是大蒼開國之君姬升!這段史料記載於《大蒼正史》!”
兩位大學士同時愣住……
陳更道:“《大蒼正史》之中,的確有此記載,但是,跟你所說的完全不同……”
“有什麼不同?”
陳更道:“開國之君姬升,逆反其父是有的,但是,是因為他看到了億萬裡山河的積弊,此積弊非雷霆手段不足以清掃;囚其兄是有的,是因為其兄已成為他施政之阻礙;絕殺天河谷是有的,只因天河谷是魔族根植於人族的根基所在;流放八百大儒亦是有之,是因為這些大儒過於迂腐,滲透於朝堂方方面面,有他們的存在,大蒼功業難成。”
“這麼說,大學士是認同學生所說的這些史料,全是真實的!”
陳更:“……”
他無言以對!
林蘇所說的這段史料本身是真實的!
一點都沒有偏離!
但是,省去了些許背景與枝節,給人的感覺卻是完全相反……
林蘇淡淡一笑:“同樣的史料放在正史之中,給人的感覺是正面的,但是,我將其單獨摘出來,隱去人名,隱去背景,卻給人負面的感覺……大學士可曾想過,這是為何?”
“史料務須翔實,不可斷章取義!”陳更道。
他是史學大家,史學家的根本宗旨,就是挖掘儘可能翔實的史料,呈現給世人,這是他根深蒂固的認知。
而林蘇開篇跟他來了這一曲,更堅定了他的認知。
姬升的偉大,整個大蒼毫無爭議,但斷章取義,將他的一些枝節蒐集出來,羅列出來,沒有任何背景介紹,卻變成了另一種觀感,這太可怕了。
林蘇托起茶杯,輕輕品了一口:“大學士想要翔實的史料,那麼,《東流紀實》這部史冊,你覺得夠不夠翔實?”
陳更眉頭陡然收緊!
《東流紀實》?
乃是開國之初最有名的大儒列東來所著的一部史書,他詳細記錄了自己被流放三千里的各地見聞,史料之翔實,堪稱大蒼史書中的首選,但是,它不入正史,為何?因為這部史書真正的立意,是控訴姬升對大蒼文道的毀滅。
如果《東流紀實》成為史壇正統,姬升的形象毀於一旦。
陳更文心再度震動!
林蘇第一句話告訴他,史料不能斷章取義。
第二句話告訴他,史料只講翔實,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