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動物園火爆開業(第1/3頁)
章節報錯
三月下旬,李昭得回山西去監督官府組織春耕的情況。
宋清月笑話他:“你說說你們,科舉考試就選拔出來那麼一幫廢物,連勸農這種事還要你這個大皇子殿下親自去監督。禮部是廢物,吏部也是廢物。”
李昭無法反駁,只能搖頭。
從前,當官的只讀四書五經,不懂農桑,不懂民生經濟,只要是不搜刮百姓的就算好官,結果就是養著一群無所作為的庸碌之輩。
月兒說得對,科舉得改,吏部內關於官員考評的規則和標準也得改。
所以這次李昭去山西的時候,將科學學院裡負責整理科學書籍的農學博士們都帶上了,另外吏部和禮部的官員也得跟著走一趟。
吏部尚書吳閣老聽聞大皇子殿下去山西要帶上吏部的侍郎一人,郎中一人,員外郎兩人,主薄兩人,他立刻就覺得這事兒不簡單。
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就跑了趟印刷廠,想問問宋老弟怎麼看這件事。
宋建鳴看看吳尚書那已經花白的鬍子,忽然說了一句:“我瞧著你還是趁早跟我一樣回家歇著吧,說不準陛下還能給你個好職務,養養老,留幾分體面。”
吳尚書一聽這話就著急了:“陛下和大殿下,這是……嫌我老了,急著要培養接替的人選了?!”
宋建鳴道:“要不你跟大殿下說,你也想跟著去?食宿車馬費用全部自理就是了。”
“有道理!還是老弟你主意多!”
吳尚書剛要離開,被宋建鳴又叫了回來:“陛下和晉王殿下不是嫌你老了,是嫌你懶。”
“我……自陛下成為儲君,老夫這四年可是矜矜業業,絲毫不敢懈怠啊!”吳大人覺得他蒙受了天大的冤屈。
宋建鳴提點道:“吳大人您是矜矜業業,奈何您不求變啊。”
“怎麼變?要變什麼?!”吳汝康不服氣。
“殿下去年去一趟山西,發現了那麼些瀆職、貪腐的,除了督察院,難道你吏部就沒有責任了?是誰將他們送到那個位置上去的,又是誰負責他們的考評的?明明是個瀆職貪腐的官員,可考評結果上卻沒能體現出來,你吳大人是不是應該想想是不是考評的方法和標準出了問題?這些大人您有無拿出來,與陛下和大殿下說過?”
“這……”宋建鳴一席話猶如晴天霹靂。
吳汝康覺得自己的官當到頭了。
宋建鳴搖搖頭,這位吳老大人算是個心善正直的,奈何就是懶得動腦子,什麼都按部就班地來。換個皇帝也許能一直在這個位置上呆到走不動路的年紀,但是在當今陛下這兒行不通。
其實事到如今,已經晚了。
吳尚書立刻回家打包行囊,準備車馬,次日就跟皇帝提出,想跟著大殿下一道去一趟山西。
皇帝哈哈笑道:“吳尚書今年已經六十三了吧,這一趟去山西也不容易,您老要是吃不消就算了。”
吳尚書立刻道:“怎麼會!老臣身子骨好得很!還能為陛下分憂!”
“不必了,京城吏部事多,還需要老尚書坐鎮。這天下可不只有山西。”
皇帝沒跟吳汝康繞圈子,果斷拒絕了。
這一下子,將要捲鋪蓋回老家的危機感忽然暴漲了十倍。回了六部衙門就開始打聽那位被大皇子殿下挑中要帶著一塊去山西視察的侍郎最近到底做什麼事兒。
打聽了半晌沒打聽出個所以然來。
其實皇帝和李昭看中想要提拔成為新吏部尚書的人不是任何一位侍郎,而是那位叫鬱偉章的郎中,今年剛滿四十歲,去年四月份偷偷摸摸地拿過一個數學競賽的三等獎,還模仿大皇子妃在老家滎陽出資辦了一所小學,教人認字和數學,中午提供一頓免費的午餐。
也是當地縣令想要討好這位吏部郎中,找了個農戶家的孩子歪歪扭扭地寫了封感謝信,又組織當地學校裡的孩子們簽名,夾在奏章中送到了京城。
當時也不知是哪位內閣大臣相看的奏章,大約不認為是什麼要緊的大事,就沒把奏章放進需要複議的那一堆裡。
於是這本摺子就在沒讓吳尚書瞧見的情況下到了皇帝的桌上。
皇帝一瞧就很感興趣,還特意讓寧遠跑了一趟滎陽,瞧瞧那小學辦得如何。
鬱偉章在家鄉辦學校的行為不說有多聰明吧,至少皇帝看到他是個願意順應時代潮流的行動派。
至於吳老大人,大約也是真的年紀有些大了,他像一攤不流動的死水,就算狂風吹過,也只能引起一陣小小的波瀾,只要沒風,或是風小了,他就又沒了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