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四,盼望已久的橡膠樹樹汁終於到貨了!

宋清月又跟著肅王出了一趟府,這次是京城鬧市區的一家布莊的後院。

宋清月看著那幾大桶半乾,且氧化嚴重的橡膠樹汁摸著下巴,面露難色。

這趟出海的負責人之一跟著來了。

宋清月傻眼地瞅著那桶樹汁,就覺得顏色不太對勁,就算氧化了,顏色也沒有這樣深的啊!

“你們這批樹汁是怎麼得來的?”她問道。

負責人道:“就是把這樹給砍了,然後劈成條,像榨甘蔗汁一樣,把木條放進滾輪裡壓榨啊!”

“太浪費了啊!”

宋清月痛心疾首,她拿出隨身帶著的速寫小本本,用鉛筆在紙上畫了示意圖:“就是這樣,淺淺地割開一圈樹皮,在下頭掛個小桶,半天就能接一桶。這樣可以連續不斷地獲取膠汁,這樹長起來要五六年,用我說的方法割膠,可以割十幾年呢,砍了下次就沒了啊!”

“啊!原來是這樣!”負責人瞪大眼睛,恍然大悟的樣子,又拍著胸脯信誓旦旦地道:“王爺和世子妃不必憂心,咱們弄來的橡膠樹都還好好的,沒人敢砍呢。”

宋清月又問:“你們這弄得是野生的橡膠樹吧?”

負責人答:“是,因為我們要的量大,等不及他們用桶一滴一滴的接,才把樹砍了,直接壓榨的。”

他這答案也算是一種解釋了。

“當地人不種這種樹?”宋清月又問。

負責人搖頭:“這樹還是在暹羅和真臘之間的一片雨林裡找著的。我們瞧著當地人好些都沒衣服穿,連當地貴族,我瞧著連咱們一個村長都不如,不論男人女人,各個都衣不蔽體的,光著腳丫子在地上走,他們就是掰斷樹枝,用桶接著滴下來的汁液,拿這種汁液直接抹在腳底板上。我瞧著他們都直接用野樹林的,沒見有種植的,那地方這種樹多得是。”

嘖嘖,原來這個年代還沒有人工種植的橡膠樹呢。

肅王翹著腿,坐在一邊悠閒地喝茶,好似根本不在乎宋清月要如何折騰似的,另一批南下的船隻繞過真臘、暹羅,到達身毒地區的某個城邦。

這次回來的這批海船,除了帶回了糧食、香料和黃金以外,還帶回來一大批成色非常不錯的翡翠!當地人打磨和切割技術不成熟,又因為產量大,導致翡翠原石在當地賣不起價,他們用玻璃、瓷器、絲織品就能換一大推翡翠原石回來。

這次可以大賺一筆了,稍稍緩解了一些王府眼下的經濟壓力。

眼瞧著這種什麼樹膠汁,短時間內賺不了什麼大錢,便由著宋清月隨便折騰了。

宋清月看向肅王,不太確定地道:“父王,要不就先把您進的那批葛布浸在桶裡,然後曬乾了,賣賣看?”

肅王嗯了一聲,不在乎地道:“你看著辦吧。”

九月初五,秋闈開考。

從初六開始,街上有商販開始售賣一種用葛布做的白色防水布。

“走一走,瞧一瞧,看一看了啊!防水布啊,防水布!颳風下雨全不怕!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做包,做傘,蓋屋頂啊!走一走,瞧一瞧,看一看了啊,防水,防雨,防大水了啊……”

終於有人停下腳步,問道:“誒誒,你停下,你這布怎麼賣?”

商販笑道:“瞧見扁擔裡的沒?都是切割好的,五十文一塊。”

“五十文!這麼貴!”行人拿起那兩尺來方的布看了看,不禁皺起眉頭。

“這您有所不知了,這可是海船從海外拉來的東西。這海外,大風大浪的,還有海盜倭寇,拉回來不容易哩!您可別小瞧它,比油紙蠟紙好用多了,對了,您家裡可有趕考的考生?做成布袋賣給他們,賣個一百文不在話下吧?轉手就能賺一倍。”

行人嘶一聲,看著已然心動了,道:“這麼賺錢,你自個兒怎麼不直接賣布袋子?”

商販嘿嘿笑:“這布剛做好,可不是急著賣,沒工夫做成布袋麼?婆娘在家裡趕工呢,明兒我就賣到賣文房四寶的鋪子裡去,指不定這科考哪天就下雨了呢。”

“等等,你拿一塊,先用水試試!”那行人還是不太相信。

這時候,這小攤子周圍已經聚集了不少人了,攤販腰間掛了個水葫蘆,就準備好了要當眾演示呢。

只見他把水倒在用橡膠樹汁處理過的葛布上,果然,那塊布非但沒有被浸溼,反而水凝成水珠子從布上滾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