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爺啊,我的老孃啊!你死得好慘!”

“婆婆!嗚嗚嗚!婆婆,您怎麼就做了這樣的事情啊!”

“祖母!祖母!哇哇!”

……

那一家子披麻戴孝地坐在宋府門前哭天搶地。內閣次輔的府邸,半座王府呢,一整條街都是宋府,這條道上平時除了宋府的主子基本就沒有別人了。

對面兩座府邸的大門都在另一側,這一側是不常開的後門,下人們就算有事出府也多從側門或是角門走,極少走這個後門的。

然而此時,宋府正大門的門前卻站滿了圍觀的百姓。

宋清月在心裡嘆氣,這些人中怕是有好些也是被安排來的。

不要緊,對家有群眾演員,她宋清月也有!

她交代墨竹火速去一趟剪刀衚衕,叫上之前那些老相識過來幫忙“引導輿論”,自己重新理了理頭髮,又拿了棉布將唇脂和畫的眉毛卸了,之後拿著準備好的薑汁手帕放在眼睛前頭燻了燻,直到兩眼被燻得紅通通、淚汪汪,抱著草蓆走下馬車去,什麼也沒說,先對著幾戶人家九十度鞠了幾躬。

後頭棉花和小棗兩人戲也挺足的,一邊也用薑汁帕子擦著眼睛一邊悽悽慘慘地喊道:“王妃娘娘,您別這樣!您剛生產不足兩個月,身子還虛弱著,這樣可不行呀!王妃娘娘!嗚嗚嗚嗚!”

宋清月不理睬兩個小丫鬟的呼喊,將草蓆卷一滾,鋪在地上,接著盤腿坐下,她算是君,給民跪下就過火了,這麼素衣散發地盤腿坐下,已經算非常有誠意了。

那一家跑來宋府門口哭爹喊孃的,看到宋清月這架勢,一時也有點懵,可腦子裡謹記著,想要拿到那一千兩銀子的鉅款,以及拿回自己的祖田,就一定要按照他們說的做。

其中大兒子的娘子,上前抓住宋清月的肩膀哭號道:“娘娘,娘娘您養尊處優,自然不知道下面那些縣令、那些好強如何欺壓百姓!購地稅不能收啊!不能收啊!我家因為要給老人家治,就將六十畝地給典。現在婆婆病治好,要俺們再把地贖回來,可您猜猜怎麼著?一兩銀子的地,要收五兩的稅!這麼一去以來,俺家剩下五畝地了!俺們這一大家子還怎麼活呀!怎麼活呀!俺婆婆想不開,說都怪她不好,都怪她生了病,這才一頭撞死的。娘娘,您評評理,這天下怎得會有這樣的事啊!哇哇哇哇哇!”

宋清月單薄的小身板被這壯實的婦人雙手鉗住肩膀一頓搖,搖得骨頭都要散架了,小棗和棉花趕緊上前護主:“我說大娘,這事您可不能亂說!《大周律》上說了,擁地二十畝以下者,購買頭二十畝地的時候是不用交購地稅的!你家多交了稅錢,就該去找縣太爺評理,做什麼跑來撞宋府的門?”

“聽不懂,聽不懂!庵就知道本來俺家不用交稅的,現在竟然要多交那麼多稅,地都沒了,都沒了!!娘娘,娘娘給俺們做主啊!勸勸次輔大人,原本好端端的,為何要收那購地稅啊!”

有了這位娘子起頭,其餘的幾位家人一同對著宋清月磕頭,求她勸勸宋大人,收回購地稅的律條。

啊,宋清月低頭勾起唇角,原來更誅心的在這兒等著。

什麼勸宋大人收回購地稅的律條,好像這天下姓宋了一樣。

宋清月瞄了一眼路邊的人群,看到幾個熟面孔,這是群眾演員已經到位了,立刻抬起頭來,盯著哭天搶地的一大家子人,擲地有聲地說道:“典地之事,算不算買賣,朝廷自會商榷,可就算我爹爹這個內閣次輔不做了,這夠地稅也還是會繼續收下去!購地稅無錯,錯的是與地方官狼狽為奸的地方官。諸位,百姓們受了苦,只要朝廷知道了,陛下知道了,就一定會給百姓做主!”

“晉王妃娘娘說得好!”先見到衚衕裡在昭月小學裡上學的男孩子喊出聲。

“沒錯!”他老爹跟著喊。

“錯的是地方的狗官和大戶,跟宋大人無關!”負責昭月小學午食物的王大娘喊道。

她兒子忽然面對圍觀群眾大聲說道:“大家,別聽這幾個人胡說八道!宋大人這樣的好官要是被你們這種收了大戶錢的刁民弄得丟了官,吃苦的才是俺們老百姓!”

隔壁衚衕裡開澡堂那位姓李的大叔也來湊熱鬧,如今他孩子還在趙越小學裡免費唸書呢!他跟著嚷嚷道:“沒錯,你們說說,你們到底收了大戶多少錢?幾百兩還是幾千兩?為了銀子你們連老母親的命都可以賣掉,能是什麼好人!大家可別被這樣不孝的人家給騙了!”

剪刀衚衕的住戶們當真給力啊,說話說得到重點!宋清月聽了心中滿意,心想怕是墨竹在路上囑咐她們說的,小墨竹太聰明瞭!

這時候,圍觀群眾紛紛跟著點頭,對著在宋府哭爹喊孃的一家人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