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宋清月帶著小崽子進過一次宮後,皇帝隔三差五就要偷摸著來一趟潛邸瞧瞧自己的寶貝大孫子。

越是見多了白白胖胖的小崽子,就對他能活下去越是有信心,於是給皇長孫取名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

皇帝將堆成山的摺子交給李昭批改,自己則悠哉哉地翻了好幾天的《字彙》。

李昭鬱悶!他想親自給自己兒子取名字!

按照太祖爺當初定的排字輩,皇孫這輩該是輪到王字旁。

王字旁的好字實在太多了,不過皇家人口多,子弟也多。李昭生孩子生得晚,實際上跟小崽子同輩的已經有十幾人了。

取名這事可不能再拖下去了。

皇帝在紙上寫了二十來個字,糾結了好幾天都沒糾結出個結論。

至於宋清月,她對於自己沒有決定權的事情,根本就不會費精力想,而且宋清月自認文學素養不如李昭跟公爹,起名字這種事,還是讓那二位爺操心吧。

反正孩子無論如何都是她的,無論小崽子叫什麼名字,她都愛他,就算叫狗蛋,她也一樣喜歡他。

再說了,皇帝那麼喜歡大孫子,必定會給他起個極好的名字。

叫宋清月煩惱的另有其事——太多人想來拜訪了!

那些想要來拜訪自己的外命婦無外乎三種:一是想要來套近乎的,不過宋清月絲毫不想為老爹或是李昭拉幫結派,她甚至害怕老爹或是李昭搞結黨營私的事情;二,是沒想好是否需要站隊,想來打探訊息的;第三種,則是隱藏在暗處不安好心的,那些人動不了李昭,便會想要對她或是對崽崽下手。

然而這三類人,宋清月分不清誰是誰,索性全都不見。

除了外命婦,後院的妾室們一個個著急要來拜見。

梁瞳悅自稱從三清觀從某某著名法師手上為王妃跟小世子請了平安符,說什麼都想過來請個安。

梁瞳悅一來,其餘幾位也跟著來了,一個說自己抄了經卷,還有一個說自己給小世子縫製了小鞋子小帽子、為王妃娘娘縫製了護膝和腰帶。

禮物被送到宋清月手上,看著都是極有誠意的。宋清月看過之後只笑了笑就丟在一邊了,並不想召見那些人。

梁瞳悅這小姑娘是宋清月最不想見的。

算計過自己,還指望自己給她好臉色,憑什麼?就憑那點親戚情分麼?

她抱著崽崽去前殿的花園看小金魚,外頭過來請安的直接讓白嬤嬤去打發掉。

這日天一黑,李昭就回來了。

小秦公公一邊替李昭寬衣,一邊道:“今日梁良媛帶著其餘幾位良媛來拜見王妃,王妃沒見。奴婢瞧著,王妃似乎不是很高興。”

李昭眉頭微蹙,進屋瞧見宋清月正戴著眼鏡坐在書桌前伏案寫新的算學書。

寫得不是很順,因為眉間皺著。

聽見腳步聲,她抬起頭來,瞧見是李昭,便笑起來,問道:“今日回來這麼早?”

李昭已經忙得連著好幾日沒在潛邸用晚膳了。

男人走過去,雙臂撐在圈椅的扶手上,彎腰下去給了美人一個深深的吻,笑道:“想回來陪寶寶一道用晚膳。等會晚上還要跟你二哥還有其餘幾位臣工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