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跟皇帝鬧的彆扭還在繼續,不去上朝,天天呆在家裡陪娘子,不,是跟著娘子學習數學還有物理。

宋清月特意畫了一個超高倍望遠鏡結構圖紙給兵工廠,讓兵工廠裡負責造瞄準鏡的師傅給造幾個天文望遠鏡出來。

高倍望眼鏡是由一系列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組成的。

但因為現在的透鏡鏡片都是由師傅們手工磨製,所以不能保證焦點一致,透鏡和透鏡之間的距離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微調。

為此,宋清月還特意給磨玻璃鏡片的師傅們上了好幾節光線的反射、折射,以及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成像原理等物理課。

沒有鐳射筆,沒法很直觀地讓師傅們看到光線穿過透鏡之後的折射情況,但是凸透鏡的成像規律是可以很直觀地看到的。

宋清月就像是初中物理老師一樣,先點一根蠟燭,中間放一枚凸透鏡,透鏡的後面放一張白色瓷板,瓷板上再貼一張白紙。

燭光透過透鏡,很快在白紙上呈現出火苗的影像。

接著,她用手將透鏡來回移動,白色瓷板上的火苗影像回跟著變大變小,甚至倒立過來。

李昭在一旁也看得津津有味。

透鏡的成像規律他也是頭一次聽宋清月說。

等下課那些打磨玻璃的師傅們離開了,李昭還在移動透鏡,玩得不亦樂乎。

宋清月瞧著李昭也是挺無語,這傢伙還沒長大吧?

之前電磁感應的小裝置他就玩了整整三四天才罷手。

磨玻璃的師傅們則收穫滿滿,有了這些知識,對於望遠鏡的內顧構造就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望遠鏡的原理也一目瞭然了。

兵工廠裡磨鏡片的師傅們原本都是玉匠,哪裡學過這種新奇的知識,聽過晉王妃的課以後,一個個都跟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一樣!

從前,他們只知道凸起的玻璃片有放大影象的作用,卻不知道原來這裡頭還有這麼多道道!

宋清月一邊跟他們解釋,一邊順帶著就把科學教科書書的光學這一章給寫出來了。

瞭解凸透鏡的原理之後,磨鏡片的師傅們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不斷調整、重新打磨過無數遍之後,終於造出了第一臺大約可以放大四百倍的基礎款天文望遠鏡!

這臺望遠鏡比李昭在船上用來觀察敵情的那一臺倍數還要高上一點。

宋清月晚上拉著李昭在院子裡看月亮。

“你瞧,上面坑坑窪窪的,都是小星星砸出來的大窟窿!”

李昭盯著天文望遠鏡裡的景象簡直跟著了魔一般,一直霸佔著望遠鏡不願意撒手。

“看到沒,月亮就是一個球,咱們這兒也是一個石頭球,比月亮大很多的一個石頭球。”宋清月只好乾站在邊上絮叨些她知之有限的天文知識。

“嗯,真的是個石頭球啊!”李昭看了好久,只感嘆了這麼一句。

宋清月嗯了一聲,又提醒一句:“白天別用這東西看太陽哦!眼睛會看瞎的。”

晚上,李昭摟著宋清月依舊激動地有點睡不著覺。

大約事業有成的男人精力都特別旺盛。

這貨竟然等宋清月睡著以後,又下床跑去扒著望遠鏡看月亮、看星星、看雲彩了!

次日,得著信的皇帝沒等李昭把這臺天文望遠鏡帶去宮裡,他就親自來了王府。

大白天的不能往天上看——這件事宋清月警告了爺倆好幾遍,還做了實驗,讓他們看看放大鏡如何聚光把紙給燒冒煙的。

頑童一樣的父子倆總算老實了,找府裡最高的一座小樓,架上望遠鏡看看王府裡的小花小草小蝴蝶先過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