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BB髮夾和指標溫度計(第1/3頁)
章節報錯
從養濟院回到報恩寺,宋清月立刻坐下開始寫實驗報告。
就算失敗了,也要寫失敗的實驗報告,並且從中總結,並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這些報告她寫得非常工整且詳細,這些以後都是用來給未來的科學學院當教材的。
等以後研製成功了,她還要寫一篇規範的科學論文當作模板供大家學習。
以文取士有八股,科學界也有自己的論文規範。
我中華大地能人多,在溫帶季風氣候里長期成長起來的東亞人種,最是吃苦耐勞智商高了。自從穿越來到這個時代,古代人民的智慧更叫她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
把這一套科學探索的方法和如何從紛亂事實中提取規律的思維模式教給大家比將現成的知識灌輸給這個時代的人更為重要。
五月頭上,肅王給宋清月搞來了一桶石油。
純淨的苯沒分離出來,倒是搞出一壺可以用來潤滑槍膛的機油來。
五月中旬,經歷第N+N次原料製備失敗的宋清月得到了一個心心念唸了很久的鋼製高壓鍋。
據說是南邊造蒸汽輪船的師傅,為解決蒸汽機的氣密性問題想出來的新法子:用浸油的麻布做密封圈,竟然也能達到非常不錯的氣密效果。
宋清月再次感嘆古代匠人的智慧!
這個壓力鍋十分巨大,用厚實的鋼材製成。
不過細看了高壓鍋後卻只能無奈地搖頭苦笑,壓力鍋本身可以承受足夠大的壓力,但充氣閥門卻是不過關的。
而現代工業合成氨的條件除了催化劑和500攝氏度的高溫外,還需要將近三百個大氣壓的壓力才能完成百分之二十幾的轉化率。
宋清月傷腦筋地撓撓頭,決定還是先把簡單的溫度計和壓力計做出來再說。
利用兩種不同金屬在溫度改變時膨脹程度不同的原理,可以製作出測量到600攝氏度以下高溫的指標溫度計。
其主要的元件是一個用兩種或多種金屬片疊壓在一起組成的多層金屬片,並將金屬片製成螺旋卷的形狀。當多層金屬片的溫度改變時,各層金屬膨脹或收縮量不等,使得螺旋卷卷起或鬆開。由於螺旋卷的一端固定而另一端和一可以自由轉動的指標相連,因此,當雙金屬片感受到溫度變化時,指標即可在一圓形分度標尺上指示出溫度。
畫刻度的時候容易,先找到開水的角度,就能知道一百攝氏度在哪裡,然後將錶盤等分,得到其它溫度的刻度。
至於壓力計,宋清月倒是能做出各種不同測量範圍和靈敏度的指標壓力計,只要製作出不同強度的彈簧就可以了。
這兩個儀器叫師傅們格外開心,宋清月屢次強調的流程標準化似乎因為這兩個簡單的儀器有了進展。
不過溫度計還是叫鍊鋼的師傅給嫌棄了,說是600攝氏度不夠用,他稍微用了一下就直接爆表了,需要可以測量更高溫度的溫度計。
宋清月搖頭表示自己暫時無能為力,沒材料,沒工藝,做不出來。
鍊鋼師傅失望地走了。
宋清月卻跟過去,跟他說了些高爐鍊鋼的思路。
鍊鐵的具體工業流程她其實知之甚少,但是減少鐵中的碳含量這一核心思路卻是教給了鍊鋼師傅。
之前這師傅聽過自己的化學課,知道最基本的氧化還原反應,其實所有的鍊鐵鍊鋼都是基於這一思路上的化學反應。
不過還是那句話,從理論到實踐永遠隔著千山萬水。
以後有機會的話,她一定還要提議朝廷應該組建一隻專門的礦物勘探部門,專門負責勘探和研究各類礦物的提取工作。
現在只能在深夜裡望著星空幻想著未來,做做美夢。
也不知道李昭那個臭死鬼現在在哪裡,在做什麼,她居然有點想他了。
現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回到寺廟的禪房裡面總覺得冷冷清清的,都沒人說好聽的話哄她開心了。
搞不出效果好的、易儲存的新炸藥這件事弄得宋清月心情一直就沒好過。
打不起精神來的時候,她就悶頭繼續編寫以後可能會用到的物理化學教材,編寫的過程中,順手弄了個泡沫滅火器。
因為這玩意兒實在太簡單了,就是碳酸氫鈉溶液加點肥皂水,再加上硫酸鋁,沒有硫酸鋁,濃鹽酸也可以,只不過濃鹽酸容易揮發,沒有硫酸鋁穩定。
現在這些最基本的化學原料,她都可以很輕鬆地製備出來了。畫個圖,再寫個製造流程,山洞那邊直接就可以按照她寫得流程步驟做出來。
但是吧,這玩意兒現在造出來也沒什麼意義,現階段的製造成本非常高,沒法大規模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