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孽力反噬(第1/3頁)
章節報錯
說起魏國公為啥跟靖王不對付,其實也不復雜。
魏國公當然沒有隻站在肅王這邊,他一度曾想把女兒許配給靖王的世子。
然而靖王府內部內鬥得太厲害,靖王跟靖王妃之間關係也不算和睦,矛盾點主要就在於世子的冊立上。靖王屬意能幹的大兒子李晵,但王妃不同意,二公子李暎才是她親生的。
就因為一直沒定下世子,魏國公始終沒拿定主意把女兒嫁給誰。
後來李晵回京開始展露頭腳之後,又很快跟孟晚楓看對了眼,魏國公曾經找過他,想讓他放棄孟晚楓娶自己女兒,徐公爺還說允許李晵納孟晚楓為側妃,但李晵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魏國公被李晵的態度給氣到了,覺得這孩子脾氣跟他爹一般執拗迂腐。
恰巧這時候,李昭尋了機會讓徐祐忠見了宋雅馨一面。
宋雅馨是個姿容不遜色於宋清月的超級大美女,徐祐忠一眼就瞧上了,回去立刻跟他爹提了自己想求娶宋閣老那位嫡長女的事。
徐公爺考慮一番,覺得這樣也不錯,畢竟局勢還不明朗,跟肅王府保持一層似有似無的聯絡似乎是個好主意,順水推舟就答應了。
然而這不代表他就站在肅王這邊了,實際上他依舊在考慮要將一位嫡女許給靖王府二公子的事。
李昭和肅王其實也都知道現在的徐公爺是個靠不住的,早防著他腳踩兩條船了,現在正暗中使勁破壞這樁婚事呢。
至於是怎麼破壞的,等宋清月來年開春回到京城就知道了。
李昭現在不告訴宋清月魏國公想兩邊靠的事是怕她擔心。
皇爺爺身體越來越差了,肅王從不覺得皇帝老爹會屬意自己,李昭也這麼認為。
一切都是按照最差的情況準備的。
可皇帝也不喜歡靖王,他性子太直,說話也不好聽,還總跟老皇帝唱反調。
現在看來,能力平庸卻表現得十分孝順的九皇子俞親王是叫老皇帝看得最順眼的,但俞王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皇帝現在討厭陳貴妃和涇國公府。
皇帝對陳貴妃的厭惡與對孟淑妃的厭惡是不同的,孟淑妃是蠢,而陳貴妃是壞。
皇帝要冊立俞王為諸君的話,很可能會提前讓陳貴妃病逝,還要卸了涇國公府的權柄,而陳貴妃和涇國公都不會甘願引頸就戮。
當然,皇帝也不會輕易就朝涇國公揮屠刀,隨著宋建鳴在文官集團中的影響力逐漸壯大,朝堂上他還需要涇國公府平衡宋家。
在除掉涇國公府之前,需要扶植好另一個勢力來代替涇國公府的位置。
他年紀大了,身體大如從前,對朝堂的掌控力在逐年衰弱,這時候皇帝就更需要這種平衡來維持一個遲暮帝王的安全感。
作為肅王府私下裡的首席謀士的宋建鳴送給肅王的策略就是讓皇帝猶豫不決到最後一刻。
只要皇帝堅持不冊立儲君,肅王府只需要在最後時刻全力以赴送上關鍵的一擊,日後他們的事就會容易許多。
這些宋清月全都不知道,男人們不會讓她一個女眷參與這種事的決策。宋清月本人也不太關心,還有兩年多呢,原著裡肅王的野心也是最後才暴露出來的,在那之前,靖王府會先和俞王府和善王府對上。
此時的京城正熱鬧。
先是九月底的李晵跟孟晚楓大婚的時候,京城裡突然出現一家從九江府來的崔姓人家,他們找上靖王府,自稱是崔惠妃的孃家人。
他們拉著一個鬚髮皆白、衣衫破舊的老太太,跪在靖王府門口,口口聲聲說那老太太是靖王殿下的親外祖母,他們是晉王殿下的親舅舅、舅母,說惠妃娘娘和靖王殿下忘恩負義。就因為怕家人給他們丟臉,這麼些年也沒去找過她們,任由家人窮困潦倒飢寒交迫。
李晵的婚禮被攪和得亂七八糟,靖王妃還挺高興。她就是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好生招待了一通崔家人,還帶著崔家人去宮裡跟惠妃娘娘見了一面,結果還真是惠妃娘娘當年的家人!
那一家子破落戶大鬧靖王大公子婚禮的事在京城鬧得沸沸揚揚的,一時間全京城的老百姓都在眉飛色舞地談論這件事。
這叫老皇帝極為生氣,簡直就是把皇家顏面丟在地上供人踩,嚴重影響了皇家聲譽,皇家最重要的,不就是顏面麼!
崔惠妃幼時,老家發大水,一家子因為洪水流離失所,實在活不下去了,她是被爹孃賣給人伢子為奴的。
從她成為奴籍的那一刻開始,就跟父母家人斷了聯絡。
怎麼這麼些年過去了,兩邊也一直沒有來往,母親就跟弟弟們突然又出現了?
惠妃雖然漂亮,但她是個懦弱又糊塗的人,當初就是因為她好拿捏,徐皇后才將她獻給皇帝,讓她幫著爭寵,生下了四皇子。
那麼些年,她一直活得很沒存在感,現在突然鬧出這事,她也很懵。
皇帝氣得頭疼病又犯了,整個人都變得十分暴躁,將惠妃狠狠申斥一通,急調靖王回京,處理好此事。
自己的婚禮被攪,孟晚楓鬱悶極了,她如今跟李晵感情正濃,一心想著要跟李晵舉辦一場完美的婚禮,開開心心地嫁給他。
她上一世是側妃,乃是由一頂水紅色的轎子從王府側門抬進去的,沒有拜天地,沒能喝上合巹酒,只是晚上在王府東路給她擺了一桌,跟李昭還有他那時候的世子妃沈寶珍、世子側妃甯越瑤一道吃飯,還要給沈寶珍下跪敬茶,甯越瑤更是擺著一副臭臉對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