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宗藩局勢(第1/4頁)
章節報錯
“嗷嗷——”
“抓緊把腿抓緊!”
“這傢伙力氣還挺大,把刀給我!”
黃昏,隨著落日的餘暉漸漸西斜,安靜了一天的村子也熱鬧了起來。
村口的曬場,家豬的啼叫聲此起彼伏,整個村子的人都準備好了吃肉的鍋碗瓢盆。
幾個宰豬的男人把豬按在了豬凳上,其中力氣最大的一個男人按住豬頭,拿起尖刀從豬的脖子捅了進去,一下子插進了腦袋。
只是這一下,這頭豬便不在撲騰,而負責屠宰的幾個男人開始負責屠宰下一頭豬,被殺的豬則是被另外幾個男人丟到了豬盆裡,用滾燙的開水脫毛。
如此反覆一次後,兩頭近二百斤的豬被屠宰,而負責做飯的人也開始了燒火做飯。
這個時候,廚房鍋灶上是最忙的,因為殺了豬,原材料充足,什麼豬肝、豬血、豬肺、紅燒肉、粉蒸肉、豬心內臟應有盡有,因此男人們也將自己平日裡隱藏起來的一手烹飪絕活全用了上來。
朱慈燃和劉順還沒從剛才殺豬的場景裡回過神來,便已經被人安排坐到了曬場的椅子上。
到這這會兒,他們算是相信了,南溪村真的是每天都在殺豬,每天都能吃肉,區別就是吃一頓和頓頓吃罷了。
居住在南溪村裡,每天吃上一次殺豬飯,這是所有村民每天之中最快樂的一件事,特別是對小孩來說,內心總是充滿了期望。
只是半個時辰過去,一些農婦就抬著一盤盤菜放到了桌上。
蒜苗炒的豬肉香氣撲鼻,讓人口水直流,一碗排骨煮蘿蔔也讓人食指大動。
接下來還有炒豬肝、炒白菜和水煮青菜豆腐,以及一碗滿滿的辣椒蘸水。
三盤肉一盤菜一盤湯……
這看上去簡單的菜餚,放在這個時代的平民家中,已經算是十分奢侈了。
厚實的米飯被打滿放到了朱慈燃二人的面前,坐在他們一旁的張老漢和另一個劉老漢勸他們快點吃,同桌的三個小孩已經開始了動快子。
七個人,五道菜,南溪村的奢侈可見一斑……
只是,這樣的奢侈不僅僅是南溪村,而是大部分四川村落都這樣。
眼下的四川,大部分人都是之前的陝西移民,他們以生產隊為單位團結在一起幹活,吃飯。
在他們遷移來以前,擁有四千多畝耕地的南溪村居住著一千多人,但曾經的南溪村村民都被遷移去了交趾,四川。
等張老漢他們這群陝西移民遷移過來後,南溪村只有不到四百人,豐富的物產讓他們僅在兩年時間裡就蓋了新房,置辦了牲畜,實現了每日吃肉的願望。
田地的變多,賦稅的降低,這些政策加在一起而產生化學效應就是眼下的南溪村生活。
這一頓飯,朱慈燃起初忙著吃飯,但吃到後面他漸漸覺得自己的碗開始沉重。
不是因為飯菜太多,而是他想到了大巴山北部的“三西”三省。
只是隔著一座大山,山北吃野菜樹根,山南每日吃肉,這樣的生活差距,讓朱慈燃明白了自家叔父為什麼要大力推行火車。
試想一下,若是大明每個省都通了火車,每個省的貨物只需要幾天時間就能運抵隔壁省,那三省的生活還會如此嗎?
明明印度廝當的糧食堆積如山,可就是因為距離遙遠導致這些糧食只能製成飼料。
如果大明能把印度廝當的糧食運到西北,那西北的百姓說不定也能吃上肉,哪怕不能每天都吃,但最少不會過得如此貧苦。
“鄭村官怎麼沒來啊?!”
“好像和村外的大人們議事去了,讓我們先吃。”
“那給鄭村官留點飯菜肉湯。”
“得嘞!”
熱鬧的曬場上,不知是誰喊了一聲鄭村官,其它人也跟著紛紛喊了起來。
朱慈燃和劉順聞言,立馬看向了張老漢:“鄭村官對村民很好嘛?”
“挺好的,他收稅不會像別的村官一樣剋扣,平日裡也基本不管事。”張老漢猶豫著說出,劉順聞言疑惑:
“不管事還算好?”
“唉……”張老漢嘆氣道:“你是不知道以前的村官有多折騰。”
張老漢沒說太多,但朱慈燃卻能聽得出其中的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