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歲兵部新入兵馬司士卒三營……”

“去歲刑部新入衙役六十隊,流放犯人十七萬……”

“去歲工部……”

“去歲都察院……”

皇極殿上,隨著六部一個接一個的表功,朱由檢神情從容的回答了他們的問題,解決了他們的所需。

這一切被朱慈燃看在眼裡,他也不免感嘆起了朱由檢處理政務的速度。

只是幾個呼吸間,就能想出各種解決各部不同的處理方式,也難怪文武官員都佩服他。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朱由檢隆聲開口,這一次沒有人奏事,鴻臚寺卿見狀也敲響了銅鐘:“退朝……”

“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萬歲的那種感覺再次出現,不過這次朱慈燃卻沒有那麼享受了。

近距離觀摩了自家叔父遭遇的各種難題後,他算是知道為什麼自家父親不願意坐在那張龍椅上面見群臣了。

說白了,皇帝的知識面也得足夠廣,最少得粗略的瞭解行軍打仗,治理家國,蠲免流程,大明律法等等各項事宜。

說得更直白一些,就是皇帝要清楚所有衙門的貓膩,才能一一對各個衙門的問題作出解決。

能做到這些,就已經是一箇中興之主了。

然而,想要了解一個衙門,最少得花三年時間。

算下來,五軍都督府、六部、都察院、布政司、按察司,這籠統下來就得花費十五年,細分的話,最少得四十五年。

沒有異於常人的天賦,正常皇帝哪怕從十五歲即位開始算起,也得到六十歲才能大致瞭解各個衙門的貓膩。

正常來說,一個皇帝執政越久,他的執政經驗也就越豐富。

像李隆基這種,完全是因為四周無敵手而導致的驕兵必敗。

眼下的大明,比起開元、天寶年間要顯得更加無敵手。

畢竟明軍在冊七十五萬軍隊裡,有三十萬人手持後膛槍,而官場的挽馬、駑馬還有上百萬匹。

只要朱由檢把稅收調回十賦三,然後不顧民力的西征,那他完全可以窮兵黷武的發動一場亞洲戰爭,將整個亞洲都打下來。

只是打下來之後呢?大明可以消化這些土地嗎?

大唐總章年間的疆域也很大,可武周篡位後還剩多少?

這樣的擴張,屬於是無效擴張。

朱由檢更傾向他眼下這種打下一個地方就移民實邊的有效擴張。

雖然慢,但是疆域會穩固,可以一步步的把漢人基本盤給打大。

不說別的,如果眼下大明崩潰,那麼下一個王朝的歷史任務,最少要把漢人佔比五成以上的東北四省,北方九省,南方十省,東南三省給佔領才算大一統。

至於南州、小西洋、南崑崙、瀛洲……這些因為人口問題可以摒棄的地方,基本都算是無效擴張,不算做漢人基本盤。

所以,人口五成以上就是這個時代的標準,決定了下一個王朝是否收復它,以及王朝末期它是否會脫離主體民族的控制,成為類似“高句麗”“南詔”的存在。

朱由檢的國策在消化了麓川和交趾、南州前都不會大變,依舊是維穩,加上中等規模的區域性戰爭。

例如西域和漠北,以明軍現在的實力,只需要三萬騎兵,六萬民夫,外加十二萬挽馬、駑馬,就足夠收復兩地。

不過即便如此,這樣規模的出兵,其費用也將高達數百萬兩,數百萬石。

這筆錢糧,大明暫時拿不出來。

帶著略感遺憾的心情,朱由檢與朱慈燃走出了皇極殿,在後門上了前往齊王府的象輅。

一上車,朱慈燃就迫不及待的冠冕取了下來,順帶活動了一下脖子:“這東西好重。”

“等你長大些就好了。”朱由檢微微頜首,臉上也掛起了一絲笑意:“今日感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