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玩弄人心(第1/5頁)
章節報錯
“嗚嗚——”
十月,當坎大哈、喀布林等地收復,原本還在開伯爾山口試圖突圍的莫臥兒軍隊開始撤退,並在開伯爾山口的後方修建防禦工事。
見莫臥兒大軍沒了動靜,朱慈燃也下令旨讓西征大軍與北軍各支人馬換防。
同時,朱慈燃慷慨的給予了這次西征大軍每一名士卒半年的休假,俸祿照發。
戰事勝利訊息傳來的同時,朱慈燃也派人向遠在雲南的朱由檢、朱由校詢問起了治理河中的政策,以及應該如何應對林丹汗方向的議和。
火車的汽笛聲代表了朱由檢已經和朱由校登上了火車,楊漣並沒有來送朱由檢,因為他知道皇帝並不想見他。
闊別一個半月,兩兄弟重新在火車上見面,自然免不了一陣寒暄。
“弟弟黑了不少……”
看著比起一個半月前黑了許多的朱由檢,上車熱情擁抱了朱由檢的朱由校便開始唏噓了起來。
“男兒黑點比較好。”朱由檢笑著回答,與朱由校入座。
“嗶——”
火車出發的汽笛聲響起,朱由校沒什麼好問朱由檢的,畢竟他知道朱由檢這一個半月都是和楊漣在農田、學校、民間走訪。
倒是朱由檢對朱由校的經歷很感興趣,不過他按耐住了好奇,先對西邊的事情做出了評價。
“河中全境收復,不過情況卻不容樂觀。”
“按照曹文詔的奏報,河中之地廣袤如中原,儘管大部分地區是戈壁沙漠,但能居住的地方也不少。”
“可偌大的河中,眼下只有十二萬色目百姓,並且盡數信教,難以控制。”
“對這十二萬色目百姓,朝廷是不可能將拖拉機交給他們耕種的,指不定他們某日便會帶著這國之重器投靠波斯、莫臥兒等地。”
“眼下當務之急,是將今歲天下各地的囚犯及其家人發配河中,充實當地人口的同時,給他們發配拖拉機。”
“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將河中之地的百餘萬畝土地恢復生產的同時,開墾新的耕地來給養大軍。”
朱由檢很清楚,大明向西的統治實際上早就達到了極限,朱慈燃連忙撤回四萬西征大軍的原因就是因為補給困難。
如今撤回四萬西征大軍,換防兩萬四千常駐拱衛營,補給是得到了緩解,但河中的安全也成了問題。
安西和北庭如今是大明在西部地區的交通樞紐,但即便是它們,到眼下也不過人口一百七十餘萬罷了,其中十分之一還是當地駐軍的家眷。
另外,兩省耕地經過朝廷三年近十萬臺拖拉機的投入,目前合計也不過四百萬畝。
這些耕地養活當地百姓都十分艱難,還需要河西支援,更別提養活河中、嶺北了。
加上通往河中的地方沒有鐵路,想要運一石糧食抵達濛池府最少得起運五石,更別提河中、西海遙遠的河中府縣了。
那是起運二十石糧食,運抵前線只有一石的殘酷局面。
更讓人覺得殘酷的是,各種當地的糧食產量只有每畝七鬥,去了麥殼後更是隻有五斗,不到八十斤小麥的產量。
百萬畝耕地,在眼下已經有近十五萬軍民的局面下,雖然只要恢復生產就能養活,但未來一年的時間裡,大明都得從中原運糧食前往河中。
十五萬軍民最少需要三十萬石米麥,想要運送這些米麥前往前線,最少得起運六百萬石。
或許對於朱由檢來說,唯一的好訊息就是他們俘獲了希瓦汗國的五十餘萬頭牛馬和二百餘萬隻羊。
這些羊足夠解決當地軍民的肉食問題,而攻破坎大哈、喀布林所獲的的二十餘萬石糧食雖然不好吃,但也能解決部分問題。
因此,曹文詔奏疏中,對當地軍民的調糧數目只要求到了十萬石。
這是個好訊息,因為延遲幾個月的話,明年西域的耕地會更多,產出的糧食也會更多,可以從西域直接運糧前往河中,路上損耗不會那麼大。
不過,單從這個問題也能看出,大明對河中的統治是相當困難的。
儘管希瓦、布哈拉、哈薩克、莫臥兒等國也在河中之地開墾耕地,但明代的世界氣溫太低,在沒有進入工業化前,能耕種的地方實在太少。
收復河中對眼下的大明是得不償失的,在沒有步入內燃機時代前,這塊地方對大明的誘惑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