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子不類父(第1/5頁)
章節報錯
“朕觀古今賢能者遇君有遲速,名彰有先後,奈何時運之不齊,壯衰之相臨……”
“皇極殿大學士畢自嚴,中極殿大學士朱燮元二人誠為國之柱石,今、年高致仕,故加授畢自嚴為太師,朱燮元為太保。”
“日後養老於家,爾往欽哉……”
十月二十二日,在畢自嚴和朱燮元致仕回家的路上,來自南京的錦衣衛截停了他們,並宣讀了朱由校的聖旨。
朱由校沒有殺二人,或許是他認為二人做的沒錯,又或許是他害怕擔心殺了這二人會讓守舊派老臣分崩離析,總之他不僅沒殺二人,還授予了二人“三孤”的虛銜。
儘管朱由校正直壯年,二人不可能以三孤的身份輔左未來的朱慈燃,但有了這官職,加上以往的虛銜,二人致仕後的生活卻有了充足保障。
面對這份聖旨,畢自嚴和朱燮元分別在回鄉的路上下車接過,他們表情平澹,似乎早就知道了皇帝會這麼做。
他們敢這麼做,還能藏這麼多年,首要就是因為他們的地位和手段。
且不提朱由檢銷燬了大量證據,單單二人守舊派砥柱的身份,就註定了朱由校不敢殺他們。
不過,朱由校殺不了是一回事,想不想殺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他想殺,完全可以去質問朱由檢。
只是到了最後,他還是假裝沒事人一般,給予了畢自嚴二人作為文臣的最高榮譽。
沒有過多的言語,送完聖旨的錦衣衛與太監在之後便離去了。
同樣踏上歸途的,還有畢自嚴和朱燮元。
事情發生後的第二天,陸文昭將這件事情彙報給了朱由檢,但朱由檢只是頷首表示知道了,並未開口對這件事說什麼。
他只是轉身看向了曹化淳,嘆了一口氣說道:
“你乾爹這次正面衝撞皇兄,在司禮監裡,怕是不太好辦事了。”
他的話讓曹化淳作揖回禮:“乾爹給奴婢回過信,萬歲並沒有遷怒於他,也不准他遞辭疏。”
“奴婢想來,應該是不會有事的。”
曹化淳解釋著,而承運殿裡的朱由檢聽聞也轉頭看向了陸文昭:
“你家那孩子,眼下陪著太子,日後也能有好路子走,你不必擔心。”
“太子仁厚,卑職並不擔心。”陸文昭尷尬笑著回禮,顯然他對自家長子的作為很無奈,對朱由檢改正他的性格也很慶幸。
他常年不在京城,不知道家中孩子的心性,如果不是朱由檢,恐怕陸元高會變成一個唯利是圖的人。
想到這裡,陸文昭就不免羞愧。
“齊國的移民得持續,黃龍的來信基本能表達大部分將領和官員的態度。”
朱由檢走回位置上坐下,對著站在殿內的三人說道:
“不說他們,便是你們三人也是一樣。”
“齊國的人口越多,你們過去便越是享福。”
“今年各大船廠又下水了四十艘蒸汽輪船,雖然不能都用來移民,但拿出二十艘還是可以的。”
“眼下參與齊國移民的船隻有六十艘,每艘每年能來回跑六趟,每年能移民的人數不下二十五萬。”
“江南的百姓如果熱情消退了,那開放各省百姓移民齊國也是可以的。”
“不管是漢人還是西南少民,移民到了齊國就是齊國的國民。”
朱由檢要加快齊國的移民,因為齊國眼下的拖拉機開墾田地數量,足夠養活百萬齊國人。
除此之外,每年齊國還在增加上百萬畝耕地,這點也是齊國領先諸國的最大優勢。
另外,遷移西南少民,降低大明的少民比例,也是朱由檢需要做的事情。
他可以保證自己鎮得住少民,卻無法保證自己走後,地方官員不會盤剝他們,讓他們發生暴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