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世事無常態(第1/5頁)
章節報錯
“拿這等紙張來矇騙我等……呵呵……哈哈哈哈!”
十月,在寒冬到來之際,大明對諸多士紳承諾的贖身銀和田土銀以紙幣的方式發到了士紳們的手中。
說他們是士紳,實際上已經不太恰當,因為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已經不存在。
眼下的他們,只是數十萬手拿數億兩銀子的富戶罷了。
不湊巧的是,這手中的數億兩銀子還是以紙幣形式發放,很難不讓人想到當年的寶鈔。
他們在“廢奴運動”種本來就飽受打擊,現在又看著自己的田土變成一張張紅紙,心裡的氣也越積越多。
只是沒了土地,沒了政治資本的他們,此刻對朝廷卻再也沒有了威脅。
如果說士紳是一個人,那“廢奴運動”對於這個人來說就是斬手斷交腳。
雖然核心的軀幹還在,但沒有了手腳,便只剩下躺下等死了。
許許多多計程車紳被迫遷移,而被廢除奴籍的七百多萬佃戶、奴僕們,大明也根據他們的家鄉氣候,給他們安排了相近的地方。
江南之地水網發達,因此其中奴僕也來自天南地北。
對於北方的百奴僕佃戶,大明基本都是送往了北方的單于省和東北的關外三省。
對於南方的奴僕,基本都是送往了舊港和南州,以及東州(紐西蘭)府。
不過,七百萬人的遷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這是需要經年累月的。
尤其是在當下江南遭遇旱情,水災的局面下,大量江南百姓因為飛漲的米價而外逃,船隻早就供不應求了。
一些江南百姓沒有辦法,為了活命,只能踏上了前往西北和東北、西南等地的火車。
對於江南三省和中原兩京十三省來說,這次的天災無疑是對中原經濟的嚴重打擊。
不過對於大明整體來說,這次的天災讓漢人的基本盤擴大到了歷代疆域之最。
時間在一點點的過去,大明的各類景象都按照朱由檢的計劃在走。
當時間來到臘月尾巴的時候,江南還沒有從“廢奴運動”的後續走出,但朱由檢已經拿到了今歲移民的冊子。
“今年遷移人口恐怕不下七百萬,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八百多萬百姓等待著遷移。”
“不過,如果明年旱情消退,其中許多人恐怕會斷了遷移的念頭。”
大明門頭溝軍備院內,當李長庚、洪承疇、孫傳庭三人跟著朱由檢來到軍備院的時候,他們立馬被軍備院內各種奇思妙想的研究給震驚到了。
一分鐘連射三百發的機槍,純鐵的坦克,可以翱翔在天空中的飛機,可以日行數百里的汽車,卡車……
還有可以運輸雷電的電器,永不熄滅的電燈,城市之中用電的電車……
這些各種各樣的猜想設計讓洪承疇等人彷彿來到了紐約的李鴻章一般,震驚之餘卻心底止不住的生出一種莫明情緒。
儘管軍備院的畢懋康向他們解釋,這些只是模型,其中大部分研究都沒有苗頭,但這還是讓他們覺得自己有些落伍了。
眾人走了許久,好不容易坐下,李長庚也拿到了遷移司的文冊,並念給了朱由檢聽。
他們四人和畢懋康、王徵一起坐在軍備院的一個涼亭內,聽著李長庚的話,洪承疇不免嘆氣道:
“若是沒有火車,輪船,想要運送這麼多人前往天南地北,恐怕是天方夜譚。”
“諸藩的人口遷移的如何?”朱由檢沒有回答洪承疇的感嘆,而是詢問起了藩王們的情況。
“今歲諸藩一共遷移一百五十七萬餘人,其中有七十九萬人遷移前往了齊國,剩餘八十八萬人則是被數百藩王、郡王們瓜分。”
“眼下漢家人口最多的是周國,火車可以直接將移民送到周國隔壁的麓川,因此周國眼下有漢家人口三十六萬三千二百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