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冊封焴哥兒和炅哥兒為吳王、越王,再進行徙陵,那他們恐怕鎮不住江南士紳豪強。”

二月初九,當朱由檢的手書被送到南京,朱由校在看後的第一評價就是朱慈焴和朱慈炅鎮不住江南士紳。

自家弟弟的想法是好的,把吳越兩國冊封到加巴爾地亞(高加索北部)和勿欽(喀山),然後遷移江南士紳前往當地。

南直隸、浙江兩省士紳的數量,若是以三族來算,最少能遷移五十萬之眾過去。

可問題在於,僅南直隸、浙江兩省士紳及其三族便有幾十萬人,那朱慈焴和朱慈炅能不能壓制這麼多人?

在朱由校這個父親看來,他們不能……

朱由校也有私心,他可不想讓自己兒子被以下亂上。

在他看來、能壓制江南幾十萬士紳的,只有自己和自家弟弟。

“回信給弟弟吧……”

朱由校揹負著手在殿內,猶豫數秒後才對魏忠賢說道:

“著內帑每年出銀二十萬兩於昌平為朕修葺陵寢,修建陵邑。”

“若是弟弟覺得可以,便遷移江南三省士紳北上昌平徙陵。”

朱由校的話說完,魏忠賢就知道這事情一旦公佈,那將天下大亂。

天下計程車紳豪強數量不多,但和他們牽扯的人物卻很多。

雖說明軍驍勇,但如果真的地方作亂,想要平定也需要花費不少時間。

不過,這件事情與他魏忠賢無關,況且他覺得只要齊王在,那些士紳豪強也翻不了天。

因此,在得了朱由校的指令後,他當即就派親信,謹慎的將朱由校的意思向京城帶去。

在他安排之後,朱由校也坐到了乾清宮的主位,將桌上遷移司的奏疏開啟看了一眼,不由點頭:

“燃哥兒還是做的不錯,兩個半月,遷移北方一京五省四十七萬百姓出關,南直隸和南方各省也有二十六萬百姓參與遷移,這……”

朱由校還想說些什麼,但他看到了後面的註文。

【去歲齊國移民二十六萬三千六百餘人,今歲正月移民合該三萬九千餘人……】

齊國的移民越來越多了,尤其是在朱慈燃下令旨宣佈六月之後官府不再負責移民費用後,許多不明政策的百姓紛紛加快了移民齊國的步伐。

顯然,百姓之中是不乏有遠見之人的,他們都覺得天啟盛世是齊王一手締造,因此都準備前往齊國。

實際上齊國移民並不屬於大明境內管轄,因為遷移的費用是由齊國支付的。

不過,齊國的發展速度也確實讓朱由校心驚。

徐霞客返回南直隸江陰家鄉後,朱由校召他來詢問過齊國的情況。

在徐霞客的回答中,齊國每年僅黃金開採量就不下四萬兩,白銀不下一百萬兩,銅錠不下五十萬斤。

就這些,齊國的歲入就已經達到了一百五十萬兩。

算上內帑支援的二百萬兩,齊國歲入已經達到了三百五十萬兩。

這還不算,因為這一百五十萬兩隻是齊國的開採能力,而不是齊國的金銀儲備重量。

徐霞客對朱由校說過,北亞墨利加南部的弗朗機國殖民地,每年能開採流入本國的黃金有近十五萬兩,白銀六百多萬兩。

這樣的財富,也是西班牙不捨得放棄殖民地的原因。

如果齊國能把西班牙在當地的疆域吞併,那就算內帑不再輸入齊國,齊國歲入也能達到八百多萬兩。

不過朱由校看了許多自家弟弟所著的經濟類書籍,他也知道如果沒有相應的工商業,只有一堆貴金屬,那隻會導致國家通貨膨脹而已。

就齊國的工業力量來看,齊國在未來還是需要依託大明的國力和人口來發展自己,因此金銀基本上只能流入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