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蠢蠢欲動(第1/5頁)
章節報錯
臘月,伴隨著大雪再度覆蓋北方,整個大明也幾乎在一夜之間動員了起來。
四川的糧食在一車車的送往河西,京城所製造的子彈也一箱箱發了過去。
不管是糧食還是子彈,它們都透過鐵路和火車的運送,運抵了距嘉峪關四百里左右的甘州府甘肅鎮。
這裡是目前京嘉鐵路最新通車的一段,而剩下四百里的鐵路將在未來一年完成。
北軍和上直開始調動,這次負責作戰的是上直的天策衛,以及北軍的甘肅、張掖、武威、酒泉、寧夏、敦煌、燕然、安北等八營。
河西六營的一萬八千餘騎走嘉峪關出南路進發收復瓜州、敦煌、哈密、吐魯番、焉耆、龜茲、姑墨、疏勒、于闐等南疆地區。
單于燕然營、安北營等六千餘騎走中路擊潰札薩克圖部,收復和林、別失八里、亦力把裡、海押力、托克摩克。
再往北,便是從曹文詔眼下所駐守的嶺北城中轉派兵,讓天策衛從此地帶兵繞過金山北麓南下,擊潰準噶爾部盤踞的也迷裡,一路收復北疆地區。
雖說是騎兵,但是他們也要攜帶火炮,不然無法攻城。
不過根據西域的環境和道路條件來看,燕山十斤炮就已經是他們所能攜帶的最大口徑火炮了。
不僅如此,這些火炮和輜重在出發後,還得依靠畜力來押運。
因此,朱由檢準備了好幾年的夏爾馬便派上了用場。
“唏律律……”
臘月燕山腳下的馬場內,馬舍裡,看著一匹匹高大強壯的夏爾馬,帶著孫守法、王承恩巡視的朱由檢臉上發著笑。
近百匹夏爾馬在馬舍內休息,而這僅僅是大明培育夏爾馬七年以來得到的成果之一。
如果走出這間馬舍,就會看到如這樣的馬舍足足有數十間,而這僅僅是大明數千馬場的其中之一。
作為世界最大體型的馬種,夏爾馬的體重正常超過後世一噸,能拉拽五噸的貨物。
放在大明,它的平均體重是明制噸位的一噸半,能拉拽八噸的貨物。
不過那是原來的馬種,而不是現在的馬種。
畢竟是引入馬種的後代,它們的血統沒有那麼純正,因此肩高往往不到五尺,體重也僅有一千二百來斤。
但即便如此,它們依舊能拉拽超過自身體重三倍的貨物。
這樣的馬匹被朱由檢命名為大挽馬,不太好聽,但簡單直接,讓百姓們都能聽懂。
“國朝的大挽馬有多少匹了?”
朱由檢走在馬舍裡,頭也不回的詢問王承恩,王承恩也笑著回答道:“約五十六萬匹,分佈在北直隸、漠東、單于、河西、陝西、等地。”
“成年可用於輜重、耕種的馬匹數量約三十二萬匹。”
從王承恩的回答中不難看出,朱由檢早就開始佈局征討西域了。
三十二萬匹大挽馬足夠支援大明第一次西征的輜重。
“河西、漠北、漠東開平府的數量是多少?”
朱由檢餵了馬匹一把豆子,轉頭詢問一聲,王承恩也回應道:
“河西有六萬餘匹,漠北有兩萬餘匹,漠東開平府有兩萬餘匹。”
三地有大挽馬十萬匹,不過即便是十萬匹,卻也足夠負擔軍隊開拔了。
朱由檢聞言看向孫守法:“等大雪過去,你和曹勐帶天策衛和兩萬開平府的大挽馬,以及兩萬牧民押運三十萬石米,二十萬石豆,五十門燕山十斤火炮前往嶺北城。”
“按照三千里的路程,抵達嶺北城後,你們應該還有十萬石豆,二十六萬石米。”
“在那留下六萬石米和三萬石豆給曹文詔,剩下的用於擊潰準噶爾、黠戛斯。”
“末將領命!”孫守法作揖應下,咧著一口大白牙笑道:
“殿下,五千多人,軍馬挽馬四萬多匹,俺這輩子還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呢……”
“別大意……”朱由檢對孫守法的態度很是無奈,搖頭道:
“看似富裕,但糧秣頂多夠你們作戰兩個月。”
“我算了一下時間,你大抵二月出發,四月抵達嶺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