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嶺北尋釁(第1/5頁)
章節報錯
“娘地,這冰天雪地,真的凍死人了,這次換防之後,誰下次還讓老子來北山,老子先錘了他個狗日的再說,不管官大官小……”
二月初二,當北方已經開始耕種,比起河套還要北上數千裡的北山以北還是白茫茫的一片。
在這白茫茫的樹林中,也響起了一道罵罵咧咧的聲音。
“別罵了,別把河對面的羅剎鬼引來。”
在一名明軍士卒脫褲子撒尿的時候,旁邊警惕的另一名騎兵提醒了一下他。
“怕甚?那羅剎鬼敢來,我兩槍把它天靈蓋打飛!”
撒尿計程車卒叫囂著,但話雖這麼說,他還是老實的繫好了腰帶,翻身上馬,跟著同袍一起繼續巡視了起來。
這裡是北山北部的東西伯利亞地區,從天啟十年開始,明軍就在這塊地方駐紮著數百名士兵。
在天啟十一年,這塊地方計程車兵被增加到了三千零三十一名,整整一營兵馬。
他們駐紮在勒拿河以東,防備著河西的羅剎鬼。
在這全年有七個月都在零下的東西伯利亞,除了部分河谷可以開墾耕地外,其它土地堅硬的和鐵塊一樣難以開發。
因此,每年六月的北山行省都會組織數千艘船隻來運送物資給當地的明軍。
這個時代沒有國界,但一些潛規則還是有的。
例如沙俄和大明的疆域以勒拿河來劃分,河東歸大明,河西歸沙俄,兩方從天啟十二年接觸以來,並沒有爆發太大的戰事。
沙俄是無力東進,明軍則是無暇西進。
天啟十二年的時候,明軍在收拾後金,天啟十三年又開始忙於抗旱。
由於漠北一直沒有拿下,明軍向西打就代表要拉長上千裡的補給線,以北山省的實力是難以供應的。
不過,隨著明軍拿下漠北地區,貝加爾湖東側被納入疆域,而漠東省也可以依靠勒拿河源頭之一的阿爾丹河將物資運往勒拿河沿岸的明軍石堡了。
勒拿河的流域很奇怪,它很適合由西向東的遷移,但掌握了它源頭的明軍也可以從捕魚兒海的北部山嶺中的發源地向北運送部分物資,尤其是阿爾丹河段。
順著阿爾丹河段,明軍能輕鬆進如寬數十丈的中游,並且可以走西面進入另一條大支流。
這條支流叫維柳尹河,它的河源靠近葉尼塞河的支流通古斯卡河。
這是從中西伯利亞高原的葉尼塞河流域進入東西伯利亞勒拿河流域的便捷的通道,沙俄探險隊就是依託它從這裡東進的。
與鄂畢河和葉尼塞河相比,勒拿河的規模也是很大的,它的長度大約是七千餘里,流域面積為二百三十萬平方公里。
它在北西伯利亞平原入海,沖積成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之一。
不過,這些對於駐守在勒拿河東部的北海營來說沒太大用處,身處勒拿河,他們只感受到了寒冷、偏僻和孤獨。
碩大的疆域,居然只有幾萬使鹿部的人生活在這裡,並且由於大明將這裡納入疆域,使鹿部的人也開始陸續遷移,誰都不願意在這冰天雪地裡待著。
有很多時候,很多明軍士卒都抱怨這地方冰天雪地毫無用處。
對此,帶兵換防這裡的將領們也只能沉默,因為他們也是這麼覺得的。
除了木頭和毛皮,他們想不出這裡有什麼值得朝廷駐兵的優點。
如這兩名明軍,他們按照規矩巡視了自己的巡查地區,然後便騎馬向著自己這一部兵馬駐紮的長山堡返回。
長山堡位於勒拿河中部,明軍在這裡駐紮的兵馬達到了一哨,也就是整整五百四十五人,而這裡也是明軍在北山以北兵馬最多的一個石堡。
之所以在這裡駐紮那麼多兵馬,也是因為這塊地區並不太平。
“河西的羅剎鬼開始做飯了,有炊煙。”
當一道年輕的聲音在長山堡的城頭響起,長相清秀的吳三桂也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鏡。
二月東西伯利亞那凜冽的寒風似乎要將人的耳朵刮掉,吳三桂只覺得自家的臉頰毫無感覺,但心裡卻並沒有什麼難受的。
調來北山以北是他自己申請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他瞅準了東軍都督府很長時間會沒有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