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古井無波(第1/5頁)
章節報錯
“阿……秋!”
九月中旬,在朱由檢和朱由校稍微清閒的時候,遠在漠北燕然城的城頭上,李定國無法控制的打了一個噴嚏。
“快變天了吧……”
揉了揉有些發癢的鼻子,李定國繼續眺望起了眼前的風景。
九月中旬的漠北已經進入了晚秋,氣溫也在零下五度到零上十度左右徘迴。
燕然城在距離安北城以西二百里的地方,整個城池背靠大山,三面面臨草原,風景秀麗。
城池的水源來自山上的幾條河流,河流的流量不算很大,但匯聚之後也形成了一個周長十餘里的湖泊,足夠讓李定國安排人在這裡耕種一些田地。
耕種田地並不需要太多人,燕然城除了有一千多放牧的漢人牧民外,還有一千多流放來的罪犯。
雖說是罪犯,但他們大多隻是犯了偷竊、尋釁滋事,聚眾鬥毆等罪刑。
對於牧民,李定國沒有安排他們幹什麼,只是讓他們在燕然城以東放牧,避免被西邊的札薩克圖部襲擊。
不過對於流放的犯人,李定國就沒有那麼客氣了。
在五月安北城運抵三千臺拖拉機後,李定國的燕然城得到了五百臺拖拉機。
利用這些拖拉機,李定國在原本燕然城那兩千多畝耕地的基礎上,歷經三個半月,再度開墾出了兩千畝耕地,並且眼下還在開墾。
所以在他眼前的景色,除了已經收割了的兩千多畝麥田外,還有兩千多畝已經被開墾育肥的土地,以及在湖邊開墾的許多流放居民。
開墾出的田地,李定國承諾都交給他們,但他們要服從燕然城的管理,並且按時繳納賦稅。
有五百臺拖拉機,按照眼下的速度,最少還能開墾一個月的時間,又能開墾出五六百畝土地。
不過這次開墾之後,冬季就要到來了,等到積雪融化,那已經是明年三月的事情了。
燕然城這裡的緯度是五十度左右,和後世的呼倫貝爾差不多,但情況更加惡劣,一年只有七個月處於零上。
放在南方可以一年開墾二十畝的拖拉機,在燕然城這裡一年最多十畝。
唯一的好處,或許就是這裡的土地還算平整,利用各種地犁和地網過濾石頭後,育肥幾個月就能耕種。
以李定國從朱由檢那裡學來的各種氣候、地理、人口、水源等知識來說,在他看來,燕然城頂多養百姓五萬,再多的話,燕然城面前的這個小湖泊就要消失了。
不過,即便是五萬百姓,在火車沒有修通前,恐怕也需要很多年才能遷移過來。
因此,李定國倒也不擔心人口問題,他比較擔心的是糧食問題。
“今年燕然城收割了一千八百石麥子,兩千石番薯。”
低頭看了一眼原先蒙古人留下的那兩千多畝耕地,李定國對旁邊的副千戶開口說著,同時也說道:
“燕然城的軍民四千二百多人,這三千八百石糧食,加上月初安北城運來的兩千石稻米,吃到三月開春應該沒什麼問題。”
“不過為了避免今年有白災,到底還是節約一點,入冬之後,每人的口糧按照每天一斤半的番薯粥為準,五天吃一頓肉。”
“是!”旁邊的副千戶作揖應下,李定國也見狀巡視起了燕然城。
燕然城城牆四方合圍,由於有斡難河作為水道,因此水泥能一直運到安北城東邊一百五十里左右的定遠驛。
從定遠驛到燕然城儘管有三百五十里,但運送幾百噸水泥並不是難事。
有了水泥,燕然城的建造問題就不是很大了,整個城池以散落的石塊打碎後混合水泥使用建造,整個城池周長四里,高一丈五,厚一丈二,有東、西、南、北四門。
這城池頂多只能居住五千人,雖然頂著燕然縣的名號,但實際上作為明軍和蒙古人的交界處,時不時就會爆發衝突,所以主要是軍事縣城。
除非什麼時候札薩克圖部被覆滅,漠北徹底被收入囊中,不然這裡的規模基本不會擴大。
李定國在城牆上走動,副千戶見狀也說道:
“這札薩克圖部不過五六萬人,可上陣者不過萬人,若是殿下一聲令下,以我漢騎數百,足以橫擊上萬胡騎。”
“打很容易……”李定國回應道:“治理才是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