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卹銀?”

“對,齊王殿下新頒佈的新政,另外還有銀行對山西百姓的無息貸款政策,可借貸二十到一百兩不等。”

正月二十一,當朱由檢的新政回傳到京城的時候,畢自嚴當即就找到了朱由校。

此刻的朱由校正在乾清宮用膳,它的桌上僅置了胡椒醋鮮蝦,鵝肉巴子、蒸鮮魚、羊肉水晶餃和三鮮湯,以及香米飯,泡茶等飯食。

四葷一湯的配置對於他皇帝的身份來說並不算很高,只能說勉強湊合。

“這在籍的傷殘士卒還有多少?朝廷每年要撥發多少撫卹銀?”

朱由校一邊吃著飯,一邊詢問畢自嚴,畢自嚴站在飯桌旁,低著頭畢恭畢敬回應道:

“上次統計是天啟十年,該年倖存的萬曆、泰昌、天啟三朝傷殘老卒約九萬六千餘人,現在應該會更低,畢竟國朝沒有經歷太大戰事,只有第三次北伐的掃虜之役傷殘了不少將士。”

“九萬多人……倒也不算太多。”聞言,朱由校回應道:

“就按照齊王的新政來辦吧,銀行那邊也一樣。”

“臣遵旨……”見朱由校沒有意見,畢自嚴什麼也沒說,但很快朱由校又詢問道:

“這銀行之中,眼下有多少百姓的存銀?”

“約兩億三千萬兩,其中皇店的存銀有一億四千萬兩,百姓的約九千萬兩。”

畢自嚴的及時回應讓朱由校頷首表示知道了,他之所以詢問,就是想知道山西百姓會借走多少銀子罷了。

按照自家弟弟北方人均四畝水田的政策來說,山西頂多遷走一百六七十萬人,這群人最少借三千多萬兩銀子,最多能借走一億六千七百萬兩銀子。

當然,銀行不可能誰都借一百兩銀子,而且借貸的政策是以戶來算,一百六七十萬人頂多也就三十幾萬戶罷了。

“行了,你退下吧。”

得到了答桉,朱由校也讓畢自嚴退下了。

畢自嚴見狀老實作揖行禮,隨後退出了乾清宮中,背影孤單的走出了乾清宮門。

朱由校在他走後也吃飽喝足,返回坐到了養心殿內的龍椅上。

他手頭上還有五百多份的奏疏沒有處理,除此之外還有每天的四百多份奏疏。

他在處理奏疏,而畢自嚴也回到了戶部。

在戶部,他和李長庚、董應舉二人商量了一下新政如何實施後,便正式發出了奏疏。

朱由校簡單看過後便圈紅蓋印,到黃昏時,戶部就已經開始準備新政,對各省布政司下發了文書。

也就在他們頒佈新政的時候,朱由檢也乘坐火車抵達了陝西朔方府的豐州縣(呼和浩特)。

豐州縣,作為戰國時期就被華夏設定雲中郡的古地,明初時期的明軍對此地長期駐守,朱元章也在豐州縣設定了東勝衛。

直到朱棣靖難,北方人口再度遭遇打擊,這裡的人口才被遷移進入北直隸。

可即便如此,這裡依舊有明軍駐守,直到景泰年間英宗復辟,這裡的明軍才被撤走。

在明軍撤走後,北方的蒙古韃靼部開始頻繁入侵河套,但由於成化皇帝不斷打擊試圖盤踞河套的蒙古部族,因此一直都沒有部落願意長期駐守這裡。

直到嘉靖年間,世界氣溫稍微回暖,土默特部的俺達汗才帶人定居於此,建立歸化城。

如今,歸化城已經被推倒,重新建立朔方府的府治定襄縣,而北邊的豐州縣也在漠北被大明收入囊中後,成為了一個實際上的內地城池。

北方的安穩,帶來的就是人口的增長和生產的穩定,這一點在豐州縣也是一樣。

自天啟五年,陝西開始大規模移民各地後,作為為數不多水源富碩之地的河套也就成為了陝西移民的首選。

眼下的河套分為寧夏府和朔方府,而寧夏府督管西套寧夏和後套的五原,朔方府則是單獨管理前套地區。

截止天啟十六年臘月末,寧夏府的陝西百姓數量達到八十二萬餘人,而朔方府的百姓則是達到了一百三十六萬餘人。

十二年的開發,讓兩府的耕地驟增,其中寧夏府耕地達到了六百萬畝,朔方府則是達到了一千萬畝。

從天啟十年開始,當地就已經可以自給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