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午後,各營兵馬圍剿,虎墩兔撤離開平府,帶著兵馬往斡難河撤去,各營兵馬救回百姓貨物無數。”

“粗略估算,此役北虜擄掠國朝人口千餘人,牛羊不下三萬,一鎮十七村被劫掠,近三十二萬畝耕地被戰馬踐踏,顆粒無收,被劫糧秣近十萬石,國朝損失不下七十萬兩白銀……”

四月初七,當錦衣衛監察司的盧劍星帶著最新的軍情來到朱由檢面前時,朱由檢正在吉林縣和熊廷弼商議怎麼建設關外三省。

突如其來的訊息讓人聽了發火,而大明所遭受的損失更是讓吉林縣衙內的眾人臉上無光。

林丹汗劫掠開平府的事情,讓朝廷對移民許諾的泰寧三府安全無憂的話成了一句空話。

這樣的事情發生後,除非大明把漠北徹底肅清,不然開平府就有戰爭威脅的因素,大部分百姓遷移都不會考慮這地。

當然,最讓人臉上無光的還是皇帝被圍這件事情。

儘管說因為各部兵馬救援,導致林丹汗只圍困了大定宮不過兩三刻鐘的時間,但對於大明來說,也絕對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豈有此理!”

“殿下!末將建議對北虜犁庭掃穴,以償此仇!”

“殿下!末將……”

縣衙會廳上,坐在高位的朱由檢還發話,會廳上的眾將便都怒不可遏的咆哮了起來。

熊廷弼雖然老邁,但還是作揖道:“殿下,此仇不報,國朝無光。”

“若殿下不嫌棄,老夫只需領賀世賢、尤世功兩人,再提領九千鐵騎,裝備天啟十一式步槍,即刻蕩平漠北!”

“老小子……”聽到熊廷弼的話,孫應元和曹文詔差點憋不住笑。

當神策衛一己之力擊斃近五萬建虜的訊息傳開之後,各軍參將、指揮使紛紛眼熱起了天啟十一式步槍。

九千裝備天啟十一式步槍的騎兵,只要配三匹戰馬,兩匹馱馬,就可以滿足日行一百二十里,單兵子彈五百發,口糧淡水一個月。

一個月,單兵五百發子彈,九千騎兵就是四百五十萬發子彈。

別說滅北虜了,只要糧食淡水足夠,就是把漠西的瓦剌和葉爾羌滅了都足夠了。

這也可以看出,天啟十一式出現後,大明實際是已經有了碾壓世界各國的實力,限制大明的只剩下了後勤。

不過,諸將嘴上說的很好,但朱由檢卻無奈道:“你們倒是想的好,但子彈生產可是需要時間的。”

“九千騎兵的彈藥,最少需要一年才能生產出來。”

“至於你們說的步槍,最少也需要三個月才能生產出足夠裝備三營的步槍。”

“你們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朱由檢搖著頭說出這些話,隨後才對林丹汗入寇的事情做了一個總結:

“林丹汗入寇之事,乃上直拱衛營防務有缺所致,事情我會回去和萬歲商量,這個伱們就不用管了。”

朱由檢嘴巴上這麼說,但他心裡清楚,做這件事情的不是五軍都督府就是文官和燕山派。

之所以做這些事情,就各種得出的情況來看,都像是在栽贓燕山派。

無他,手段過於稚嫩,像極了燕山派的風格。

然而如果是燕山派做的,那密雲營早就有人開大定宮門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金錝,只要有一個人不是,那大定宮就守不下來。

至於五軍都督府也不可能,因為這件事情一旦爆發,就是他們第一個背鍋,正如眼下一樣,泰寧三府的三十個拱衛營都遭受了牽連,估計所有人都忐忑不安的等著安排。

朱由檢比較相信的,是燕山派中的少部分人在做,或者是文官栽贓陷害燕山派。

懷疑前者很簡單,正如他所想的一樣,如果燕山派齊心協力的做這件事,朱由校根本活不下來。

懷疑後者更正常,就眼下的局勢來看,燕山派和五軍都督府被打壓之後,文官三黨是獲利最大的勢力。

不過,這些東西都不是朱由檢在意的,他在意的是這件事情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大的震動。

說白了,還是因為他朱由檢人在大明,因此燕山派不死心,五軍都督府也不死心,文臣也一直被壓制,想著挑撥離間。

然而,朱由校和朱由檢的信任還在,兩者不約而同的達成了一種暫時擱置這件事的默契。

怎麼處理這件事情?很簡單,查案就是了,能查出多少是多少,該殺殺,該流放就流放。

只是即便如此,這樣的事情日後也還是會以其它方式的模樣重演。

要解決的不是他們,而是朱由校和朱由檢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