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世孫朱聿鍵,參拜齊王殿下,恭請殿下安……”

五月二十六日,當成德已經準備恩科,而王承恩和曹化淳忙著給齊國運輸蒸汽機的時候,與海軍一同踏上返程的朱聿鍵來到了大定宮,並見到了剛從朱由校那邊回來的朱由檢。

朱由檢坐在主位,朱聿鍵則是站在長春宮殿內,低眉順眼,畢恭畢敬。

望著眼前這個唐王世孫,朱由檢一手拿著一本《中庸》,一手端著茶杯。

今年虛歲三十歲的朱聿鍵雖然面板坳黑,但高鼻闊嘴,寬臉濃眉,加上身上那股久經沙場的氣質,倒也算得相貌不錯。

看著他,朱由檢是很難將他與當年唐王府門口那贏弱不堪的模樣聯想到一起。

不管怎麼說,他算是朱聿鍵的救命恩人,因此朱聿鍵對於他也算尊重,不敢造次。

對於他,朱由檢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把唐國丟到利未亞去。

“海外的就藩地,現在能容納唐國的,只有利未亞了。”

朱由檢一開口就說起了唐國的就藩問題,這讓朱聿鍵心裡一緊。

“大明需要一個利未亞的強藩,為此,我準備把唐國分封到利未亞的默大入喇(喀麥隆)。”

“默大入喇的地形很複雜,除查德湖畔和沿海有小部分平原外,全境大多是高原和山地。”

“其西部為山區、沿海有森林平原、內陸有森林高原、北部則是熱帶草原……”

“這些高原平原的地理知識,燕山都有教導過,你應該都能聽懂吧?”

朱由檢說了一堆默大入喇不好的東西,直視著朱聿鍵,而朱聿鍵聽後心裡很苦,但不敢反駁:“下官瞭解……”

朱聿鍵的臉色被朱由檢看在眼裡,因此在說了壞處後,他也準備說說好處。

“雖說默大入喇的地理不行,但其境內有鐵礦、鋁土、寶石、黃金,以及大理石等資源,含量不低。”

“更何況,從此地往南有六百里的沿海平原,往西北也有沿海三百里的沿海平原,算下來可以開墾數億畝耕地,不過這些耕地也分地區。”

“例如默大入喇的平原,大部分是在熱帶雨林地區,當地的土地開墾以後幾年,就得休耕好幾年來恢復肥力了,因此,當地的土地開墾之後,只能供唐國吃上四五年,就得不斷堆肥才能耕種。”

“不過你也不用擔心,默大入喇的平原耕地雖然不行,但是南邊的馬尼共哥是熱帶草原氣候,當地的土地可以反覆利用,種植玉蜀黍和水稻等作物。”

“加上西北的草原、雨林和金銀等資源不錯,唐國若是就藩此地,基本不會有什麼問題,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當地的疾病眾多,需要派先遣隊開發過後,你們才能就藩,算下來,差不多需要七八年的時間。”

說著,朱由檢向著旁邊的劉炳文示意,劉炳文也拿出了一張地圖遞給朱聿鍵。

朱聿鍵接過後開啟看了看,只見這張地圖上明確標註了整塊利未亞大陸的氣候,還畫上了唐國的疆域大致地圖。

可以說,唐國的疆域,大概佔據了利未亞六分之一的面積,如果刨除不可利用的沙漠地區,那唐國基本佔據了利未亞可使用疆域的三分之一,約六百多萬平方公里。

不過,這其中約三分之一是熱帶雨林,也就是隻有約四百萬平方公里適合放牧和耕種,並且能耕種的作物有限,耕種的時間也受到了限制。

另外,據朱聿鍵從《燕山地理》上學習的知識,利未亞的熱帶雨林是十分溼熱的,這樣的氣候造成了傳染病、寄生蟲病等病種非常容易流行。

也因此,利未亞一半人口都分佈在高原地區,因為高原涼爽且降水少,氣候更加舒適,也不那麼容易生病,但是高原地區的耕地就沒有平原那麼好了。

至於朱由檢口中的熱帶雨林土地肥力丟失,這點朱聿鍵也在《燕山地理》的書籍上看過。

土地肥力的丟失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熱帶雨林地區降水高,還容易出現洪澇,因此把森林開墾成耕地以後,沒有森林固土,再肥沃的土地也會在幾年之間把所有營養物質也讓水衝沒。

因此,如果唐國要就藩在這樣的地方,在糧食上是比較被動的。

所以,當一切地理因素都被朱聿鍵熟知後,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抗拒。

在他看來,似乎只有利未亞北部地區和南部地區的土地適合耕種,並且沒有大量疾病。

如果說南部被南崑崙監察使司佔據,那他可以去北部、東北部搶佔歐洲人的地盤,而不是留在這中部地區。

“殿下,這裡似乎並不適合唐國的長期發展,雖然資源充沛,但糧食……”

“糧食的事情你不用擔心。”朱由檢打斷了朱聿鍵的話:

“我叫你來,自然是有事情要和你商量,例如齊國和唐國的問題。”

朱由檢話音落下,朱聿鍵也看到劉炳文向他走來,並遞給了他一份地圖。

他接過地圖開啟,這才發現這是齊國和利未亞的地圖,而這其中又包括了地形圖。

“齊國日後會是大農場模式,也將會是大宗糧食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