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鐺……鐺……”

順天府京城鐘樓、伴隨著晨鐘作響,一名名位高權重的中樞大臣紛紛上朝。

有的人前往了大明門左右的五部衙門和五軍都督府,刑部和都察院、大理寺的官員需要走遠一些,前往宣武門裡街的刑部和都察院、大理寺。

在朝廷不舉行大朝的時候,真正能參與常朝的官員往往是少數的。

數百官員前往了紫禁城外廷的文華殿、武英殿,與昨夜值守的官員交替後,大明朝中樞朝廷又繼續運轉了起來。

只不過相比較前幾日,今日前往文華殿常朝的官員,卻是前幾天的兩倍有餘。

烏壓壓的兩百餘名文臣在文華殿內守著,靜靜等待著已經十天沒有上常朝的朱由校。

自從上次京察改制後,朱由校連續請了三次假,每次休整三天。

十天的時間,讓本來習慣龍椅上有人的百官們心中焦急了起來,生怕朱由校會學習萬曆和泰昌兩位皇帝不上朝的習慣。

好在這一日沒有讓他們失望,腳步聲從文華殿一側傳來,百官們心中欣喜之餘,不由紛紛低垂眼簾。

“鐺……”

“唱禮~~~”鴻臚寺卿擊中,瞬間百官們紛紛跪下稽首,手持笏板唱聲:“萬歲、萬歲、萬萬歲……”

“渾……啪!”

大漢將軍揮舞淨鞭,淨鞭聲瞬間傳遍了整個文華殿前的大廣場。

“平身……”

朱由校悲喜不顯的聲音響起,百官們山呼萬歲,緩緩起身,手持笏板而立,而當所有人起身後,當鴻臚寺卿唱禮結束,孫如遊便站了出來,唱聲道:

“萬歲、臣東閣大學士孫如遊有事上奏。”

“準”朱由校回了一個字。

見狀、孫如遊持著笏板道:“今陛下衝齡,臣才品又非諸臣比,有累至尊知人之明。乞速賜骸骨,還田裡。”

孫如遊連賜骸骨歸田裡的話都說出來了,這樣的措辭,倒是讓朱由校心生不滿。

他是想削減浙黨的勢力,但孫如遊這麼說,天下人會怎麼看他?百官會怎麼看他?

想到這裡、朱由校只能面露擔憂道:“吾年紀尚幼,仍許孫閣臣輔左,此事不許再提。”

“萬歲……”孫如遊悲慼一聲,連忙手持笏板跪下道:

“臣已經古稀之年、如此年齡,行事難免昏聵,請萬歲准許老臣歸鄉乞老。”

“萬歲!臣姚宗文彈劾,南京戶部尚書胡疇宗、南京兵部尚書張克景、南京吏部尚書劉瓚、南京刑部尚書許周,浙江……”

姚宗文被推上了檯面,以浙黨官員的身份,洋洋灑灑彈劾了齊楚浙宣昆等五黨八十一名官員。

彈劾的理由便是扣押秋稅漕糧、加派銀徵收不利,以及淮北大飢桉件牽扯的各個官員。

但姚宗文的彈劾結局是,要求將所有人罷免流放,這樣的懲處不過是免了官位罷了。

要知道,到了晚明,流放其實並不嚴重,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嘉靖年間被流放的楊慎。

不僅在雲南打獵講課,偶爾還在地方官包庇下,前往各省遊玩。

因此到這裡便不難看出,孫如遊是想用這個方法把淮北大飢平息。

他讓出了南直隸諸多官位,眼下東林黨勢大,一旦他讓出,那麼在作為東林黨人的劉一燝必然會推薦大批東林官員上位。

東林能獲得權力,也能在孫如遊離去後推行新政,將他們所想的政治主見推廣。

朱由校得到的好處,可能就是賦稅和加派銀不會被延遲或者剋扣,而東林黨則是得到了朝堂上的主導權。

這麼一看、似乎誰都不虧,甚至東林黨內部分人都將目光放到了劉一燝、韓爌等人身上。

“萬歲!臣光祿寺丞高攀龍彈劾東閣大學士孫如遊,包庇官員貪贓枉法,縱容淮北大飢主謀,導致數十萬百姓因為無糧而死!”

又來了……

聽到高攀龍的彈劾,朝堂上眾人紛紛皺眉。

高攀龍這個人,除了有一身硬骨頭外,最大的本事就是那張嘴,其他別的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