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1/5頁)
章節報錯
文華殿內、朱由校告訴了朱由檢一個道理,而他還在思考時,朱由校卻開口了。
“孫閣臣,汝以為如何?”
朱由校一句話、直接指向了浙黨魁首,當今天下內閣閣臣孫如遊,眾人都為孫如遊捏了一把汗。
但是對於孫如游來說,他在萬曆朝為官二十五載,就朱由校的這點手段,根本就詐不了他。
他持著笏板,低垂眼簾,語氣平澹的說道:
“萬歲、臣以為、不可因一人之言冤枉淮安府官員。”
“淮北是否大飢?是否易子而食?又或者餓死數十萬百姓?所有事情,皆需要派人查探。”
孫如遊面色平澹的回應,而朱由檢看著他,心中更是十分明白,孫如遊這不是嘴硬,而是對浙昆宣齊四黨的地方官員收尾能力有著很強的信任感。
說到底、這個時代是十七世紀初,而不是二十一世紀。
這裡沒有網路、沒有手機、沒有影片,平民百姓雖然因為大明曆代皇帝推廣教育,懂文識字,但並沒有話語權。
報紙、這一個穿越者掌握輿論的大殺器,但是朱由檢知道,報紙只要出爐,根本就不會有推廣的可能。
說難聽一點、除了開國初代皇帝有這個基礎推廣,少部分如李世民、朱棣這樣的二三代皇帝也有魄力外,大部分皇帝只能和世家、門閥、士紳妥協。
朱由檢要是搞出報紙,下場就是報紙只能在京城周邊流行,而地方放的報刊連開起來都很難。
大部分百姓都是愚鈍、容易扇動的,尤其是古代更是如此。
皇帝距離他們太遙遠,他們更相信自己門前巡邏的衙役,執掌一縣的縣令。
只要這群人稍微扇動一下,百姓就會把朱由檢的報刊燒的一個不剩。
連一個皇店都難以推廣,更別提想搶輿論高地了。
除非朱由檢有幾十萬兵馬,將這些兵馬分派往大明一千四百多個縣,不然收稅、報紙、開皇店都是屁話。
但說那些都太遠了,眼下最重要的是,怎麼在盤根交錯的地方官員和士紳、鄉紳勾結下,證明淮北大飢是真的。
楊漣等人不會飛、朱由檢麾下的七衛一營也不會,哪怕派騎兵前往,也需要數天時間。
不過、朱由檢還是高估了古代對於官員的罪刑,也低估了好皇兄想要懲治浙黨的決心。
“駱思恭!”
朱由校忽的說了一聲、叫百官紛紛心中一悚。
“萬歲、臣在……”
駱思恭從殿門走進來,作揖行禮,而朱由校也道:
“孫閣臣要證據,你認為呢?”
“回萬歲、北鎮撫司在南直隸淮安府的百戶所已經探明,此次淮北大飢,百姓餓死者不在三十萬之下!”
駱思恭高聲回應,而這句話叫殿上五黨官員紛紛汗流浹背。
但面對這種事情,孫如遊卻澹然道:
“萬歲、臣說過、淮安府百姓不足百萬,而淮北百姓不足四十萬。”
“如果依照駱指揮使所言,難不成淮北的百姓都死光了嗎?”
“必然是不可能的,眼下淮北雖然民生凋零,但一片欣欣向榮。”
看著孫如遊的模樣,朱由檢真想把這老頭臉皮剝下來,看看有多厚!
人證物證都在,這老傢伙還敢反駁?
“萬歲!”這時、內閣次輔劉一燝上前一步道:
“要想探查淮北之事十分簡單,先緝捕淮安府大小官員歸桉、新派官員,後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會審淮安府大小官員。”
“萬……”聞言、方從哲想上前一步說些別的,但朱由檢見狀搶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