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出圈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網上對於馮浩的討論仍在發酵。
《聊聊》第一時間剪輯了昨天驚險的畫面,標題名為:《一首歌救了一條命》。
並迅速得到了百萬贊。
人民日報、青年報也撰文,敘述了馮浩音樂救人的事蹟。
【昨晚,在魔都番茄衛視《聊聊》節目中,一名即將讀大學的女孩,因為男朋友即將遠去舊金山求學而輕生。
節目主持人楊莉極為勸阻,但收效甚微;最終節目嘉賓馮浩用一首歌挽救了女孩的生命!
據悉,這首歌是馮浩現場創作的,本報記者試圖聯絡馮浩,但是未能接通電話;讓我們再一次感謝馮浩作出的見義勇為。】
《集合吧BBBQ》官方微博、番茄衛視、導師夏洛都轉發了這條微博。
而微博上不少大V都在轉發馮浩的影片,當然這些大V也未必完全為了正能量。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世界,哪裡有流量,大V就往哪裡飛。
不過如果馮浩只是用言語勸解了對方,那麼也不至於火爆。
真正讓馮浩爆火的原因,是因為那首歌。
《左手邊》。
“音樂到底能不能治癒人?”
網路音樂巨頭汪小瀧也就此在微博上引發了討論。
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嵇康曾留下一篇著作《聲無哀樂論》,不僅僅討論了音樂有無哀樂、音樂能否移風易俗,還涉及音樂美學上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在文中提出了“聲無哀樂”的觀點,即音樂是客觀存在的,哀或樂是人們的精神被觸動後產生的感情,兩者並無因果關係。
音樂本身的變化和美與不美,與人在情感上的哀或樂是毫無關係的。嵇康認為人的情感上的哀樂是因為人心中先有哀樂,音樂起著誘導和媒介的作用,使它表現出來的。
不過在現代科學的發展下,來自心臟病學、神經科學等領域的科學們,在享受音樂的同時,還探究了音樂與人生理作用的關聯。
音樂不僅是藝術,也可能成為研究心腦相互作用、進行神經心臟治療、和學習心臟病學的理想工具。
根據調查顯示,音樂會改變人類的心跳、呼吸、血壓和心率變異性(HRV),這些都是衡量心臟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
不過大家不會在乎這些太專業性的東西,比如音樂引起的生理變化是由大腦中一個叫前島葉(anterior insular)的中心節點引起的,它與迷走神經(vagus nerve)緊密相連,後者負責調節無意識的身體功能(如心跳、呼吸等等)這些讓人一看就犯困的科普。
他們更多的是想聽到一些浪漫的往事,比如在唐朝的一個秋天,被貶謫在九江郡的白居易,聽到歌女彈奏的琵琶聲,居然有那京都長安的韻味。
被音樂觸動心事的他,發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慨嘆。
古往今來,人們心中微妙的情緒經常為音樂所喚起,在人們的認知中,音樂也就與心靈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絡。
有著眾多大佬的轉發,與馮浩相關的影片、話題都有了將近過億的熱度。
許多人本來以為馮浩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助場嘉賓。
直到番茄衛視趁熱打鐵地播出了《集合吧BBQ》脫口秀6強之爭。
其中馮浩說二舅的故事又在網際網路上掀起了一把火。
“我有三個舅舅,我要怎麼剪,才能保住我的大舅和小舅”這句話也是笑爆了網路。
而馮浩的表情包也應運而生,引起了網友們一番腦洞鬥圖。
好笑、有才,又富有正義感;馮浩迅速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在抖英明星熱話榜登頂第一。
在微博熱搜娛樂版塊擠進前五。
在百度明星熱度指數排行榜殺進前十。
馮浩也在這個時候真正做到了出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