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皇庭看到‘英宗遺詔’之後,內心躁動不已,他尋找良久的遺詔竟然在蕭無心的手中,他迫不及待的開啟,迅速閱覽遺詔內容。

當他看完之後,整個人的臉色都為之大變,他不相信遺詔的內容,將遺詔瘋狂的撕碎,怒喝道:“不可能!這是假的!這一定是假的。”

“絕不可能!皇位傳給我的父皇的,不會傳給武帝的。”

見他將遺詔撕碎,蕭無心冷言道:“你以為你撕碎了遺詔就能否認過去的事實嗎?”

“英宗皇帝將皇位傳給皇四子本就是不爭的事實,只不過你一廂情願罷了。我不知道你父王當年對你灌輸了什麼樣的思想,但從一開始,英宗皇帝就從來沒有考慮過你父親。”

周武帝蕭徹,乃英宗皇帝膝下第四子;而老鎮南王蕭礽,是第十四皇子。當年的九子奪嫡事件可謂轟動朝野,最大的繼承者人選便是四皇子和十四皇子。

最終,英宗臨終前選擇了四皇子克繼大統。而之所以沒有選擇十四皇子蕭礽的最大原因就是英宗皇帝發現了他的本質,偽善、假仁義、殘暴......這些缺點不適合作為後繼之君。

反而十四皇子蕭礽卻耿耿於懷,一直都覺得是老四篡改了遺詔。

“你胡說!是蕭徹篡改了遺詔,一定是這樣的。”蕭皇庭撕心裂肺地喊道。

而此時,蕭無心沒有激烈的辯駁,而是將英宗遺詔全文背誦下來,內容如下:

“朕以涼德,嗣守祖宗大業,先後十之又九年,圖惟治理,夙夜靡寧,恆懼不終於治,有孤先帝付託之重,乃今遘疾彌留,殆弗可興。......”

遺詔的全文很長,蕭無心背之如流水般輕鬆寫意,一字不差。

“......皇四子蕭徹,仁孝明達,夙德天成,深得朕躬,宜即皇帝位,中外文武群臣,其同心佐理,以終予志。......詔諭中外,鹹使聞知。”

(ps:遺詔參照明朝英宗皇帝遺詔,略有改編。)

對於遺詔的內容,蕭無心早已背的滾瓜爛熟,即便是遺詔被毀,他也能不差分毫的背誦下來。

“蕭皇庭,你應是知道的,英宗遺詔根本是無法篡改的,只不過是你不願意相信罷了。”

篡改那可是個技術活,絕非是上嘴皮碰下嘴皮那般說著玩玩而已。

呵呵~~

蕭皇庭笑了起來,可嘆他這輩子奪取所謂的皇位竟然都是一場先輩流傳下來的謊言,而自己則一直被老鎮南王欺騙到了今天卻渾然不知。

不過,錯就錯了吧。

“相信也罷,不相信也罷,奪取皇位是我這輩子幹過最痛快的事情,我不後悔殺了蕭遠山,也不後悔屠殺皇族,至少我擁有過。”蕭皇庭如痴如狂地笑著。

蕭無心也同樣大笑起來:“所以,我要謝謝你,是你幫我達成了為父報仇的願望。我決定,留你一個全屍。”

“就憑你一個人?”

蕭皇庭的掌心凝聚起黑色的寒氣,九陰真氣緩緩湧動出來,他的周遭受到寒氣的侵蝕,竟是百草枯竭。

“擋我者死!”

說罷,蕭皇庭的身形如炮彈般飛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