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殿。

蕭無心將朝堂議政大典搬到此處。

當外邦使臣下榻鴻臚寺,被強制住下數日後才得到覲見的機會。

他們來到大殿之上,先是客套寒暄:“大周皇帝與我王乃是故交,今特代表我王向大周皇帝恭喜。”

“我王為你準備的禮物已經送達,請大周皇帝笑納。”

說罷,他便差人送來了一些奇珍異寶,大多是金銀珠寶首飾之類的。

“這些......寶物?”

眼尖的蕭無心發現了蹊蹺,他吩咐貼身太監取來北梁使臣的送來的寶貝。

太監拿來一串珍珠項鍊,蕭無心仔細端量過後,臉色愈發的難看。

眾人皆是不知蕭無心為何這般神情,隨後他將珍珠怒地摔在地上。

“你們好大的膽子!!”蕭無心厲聲大喝,龍顏震怒。

百官無不跪地,就連北梁使臣也被這股可怕的威壓震懾。

卻見使臣眼神躲閃,就好像是做錯事被發現了似的。

“臣下奉我王之命送上貴重禮物,不知皇帝陛下緣何生氣?!”使臣故裝糊塗。

蕭無心那雙可以殺人的眼睛,死死地盯著對方:“這禮物真是你們北梁的嗎?你把朕當成瞎子不成。”

“張大人,你來看看!這珍珠產自哪裡。”

戶部尚書張亮,掌管著帝國的錢袋子,沒有人比他更瞭解金銀財寶。

張亮小心的撿起那串珍珠,待端量過後,他也是大為詫異,也明白了蕭無心生氣的原因。

“陛下,這珍珠乃是產自東海蓬萊郡。”張亮說道。

在珍珠項鍊不起眼的位置刻印著珍珠的資訊。

在古代,凡是進貢的貢品都會刻印禮物的來源,如此便能追根溯源,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有人以次充好。

這也就是說,北梁使臣送來的金銀珠寶本來就是大周府庫內的貢品。

他們將貢品盜走,又借花獻佛,非但一分錢沒花,反而還落得個美名。

“各位大人請看。”張亮與百官們展示珍珠上的資訊。

眾人看完以後,群臣為之大怒。

“可惡!這本就是我們的寶物,北梁真不要臉。”

“拿我們的東西,辦自己的事情,做人真夠無恥的。”

“呸!北方的臭蟲,滾出金陵。”

......

百官們也明白了蕭無心生氣地原因,一時間,北梁使臣成為了眾矢之的,人人喊打。

他們也不會想到事情會演化到這種地步。

“皇帝陛下息怒,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我們還準備其他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