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梅花爭相豔;

二看梅花傲骨存;

三看梅花解憂愁。

李東來看著食物中的紙條,甚是詫異。

這三句詩詞是他當年在離王國的一間拍賣行中所寫,此刻卻怎會出現在這裡?

他與神殿之人素無往來,拜師初雲之後一直都是以清修為主,少有外出。

唯數不多的幾次是前往離王國最大的交易市場換取一些必備之物。

而今身困神殿囚籠,卻是見到往日寫在拍賣行的詩詞,不免心中有些疑惑。

不過,也僅此而已。

送來飯食的弟子還是如往常一般,過了一時半刻便是再次放下吊索,前來取飯盒。

第二日,李東來卻是再次收到一份夾雜在食物中的紙條。

一看梅花了無影;

二看梅花影孤單;

三看梅花孤單影。

這讓李東來不由的再次想起往事。

神殿雖然是離王國最強的修仙門庭,但整個離王國最大的交易場所是在幽王山,一處凡人和修仙之人相處之地。

那年雪季剛退,花未開,嫩葉剛剛舒展,李東來便是下了山門前往幽王山。

這個時節正是幽王山人少之際,他選擇此時前往,一則是因為個人不喜熱鬧;二則是修行之人少了,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正是初春之際,幽王山許多拍賣行也是剛剛開門,一些修行之人的商販也漸漸踏入幽王山。

“這位道友,本拍賣行不但有許多稀奇多珍的寶貝,此時您來,正是時候,我行後院那梅花正開,閒暇之餘可以觀賞一番”一位身形微胖的中年男子穿著一件綢緞錦服,見李東來停留在門前便是主動上前招呼道。

李東來倒是好奇,便問道“不知掌櫃怎知我是修行之人?”

他體內無元氣,與修行之人大有詫異,一般之人,皆是以他人身上的元氣波動而判斷是否是修行之人,此人卻是稱呼自己為道友,很顯然是一眼便看穿了自己的身份。

“說來慚愧”掌櫃笑臉迎道,“若這位小道友不嫌棄,便到內堂飲一杯熱茶”。

兩人入了店,分坐下來,金無庸這才開口道,“鄙人雖不才,也修行了幾年,知曉修行之法在九州分兩類,這一類乃是外修,在九州居於大多數,以元氣為主,外修體魄,內修強弱;這第二類,較偏僻,少有人修行,為修心,修行之人講究心境。我觀小道友素衣幹練,目光清純無暇,行走間雖無元氣波動但大有一番仙風道骨之態,故而大膽揣測”。

“原來如此”李東來聽得掌櫃的分析,倒是認同的點了點頭,同時心裡對這掌櫃的也高看幾分,不虧是行商之人,眼光的確是獨到。

“道友不知來幽王山是來收購還是出售?”兩人交談一番後,金無庸便是問道。

“既購又售”李東來答了四字,隨即問道,“不知貴行何時開始拍賣?”

“道友趕得早,而今幽王山剛開,我行雖說在這幽王山開始拍賣是最早的一個,但也要到半月之後才開始本年的第一次拍賣,若道友願意,不如現在我行小住幾日”。

李東來聞言,有些失望,此次他離開仙門,只說是一月便回,而此刻拍賣半月之後才開始,實在是有些耽擱。

“不知道友想要拍賣些什麼寶物,可否容我一觀?”金無庸見李東來神色變換,便是轉言道。

李東來也並未藏私,直接是從懷中掏出四五個儲物袋放在桌上,“寶物倒是算不上,只不過是一些粗製濫用的符文罷了”。

聽到符文二字,金無庸原本探出的手頓住了,神色有些古怪的看向李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