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章 炎黃之爭(第1/4頁)
章節報錯
見巫壇提到了刑天,又看著炎奴,眾人有些發懵。
所以山海國民還是知道刑天的,那為何又叫炎帝?
“難道刑天就是炎帝?”羅閻追問道。
山海國民聽了這話有些迷糊。
巫壇平靜說道:“炎帝刑天,為天帝斷首,不屈不撓,不死不休,以乳為目,以臍為口,執干鏚而舞……”
眾人譁然,被砍的是炎帝?斷首之後,才叫刑天?
“這麼說的話,刑天確實不是個人名,而是個代稱。”
“指代其人被天降刑罰,斷了首,故曰刑天。這是典型的因事蹟而命名,而其本名到底叫什麼,反而不為所知。”
羅閻思索著,不禁問道:“可是不對啊,炎帝曾命刑天作扶犁之樂,他們分明是兩個人啊。”
山海國民又呆愣半晌,似乎在奮力理解大家在說啥。
妙寒在一旁確實早就注意到巫壇兩次對刑天這個詞的用法,提醒道:“羅閻,對他們而言,刑天是個行動。”
行動?羅閻眉頭一皺,沒錯,之前這人說炎帝時,說的是‘他欲刑天’,這是把‘刑’當成動詞。
“你是說,炎帝打算刑罰於天,結果失敗,被天帝斷首?才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羅閻指著炎奴的形象說道,他當然知道炎奴既不是刑天,也不是炎帝,只是樣貌被人誤解。
但既然大家這麼認為了,姑且就當是人們心中的那個古老存在又復活了,省得解釋過多。
只見山海國民們紛紛點頭:“萬民有罪,天降罰民,天若有罪,何以刑天?”
“故軒轅氏,弔民而罰罪,烈山氏,舉民而刑天!”
眾人怔住,真是狂妄。
站在這個時代去看,修士們從來就沒聽說過,萬民能覺得天有錯,要給天施以刑罰的。
這就好像說,一切都是世界的錯一樣,人憑什麼定義天錯了?不接受現實?
不過魔道眾人倒是沒覺得有什麼問題,他們認定天道是奇物,是不自然的,攪動命運,扭曲了種種規矩,妨礙了眾生。
炎奴就更振奮了,他和妙寒對視一眼,原來上古先民早就想拿天開刀。
是啊,人有罪,天就要降罰,天命者就要替天行道,那天有罪怎麼辦?誰去替人刑天?
“世間本沒有天道,它忽然出現,壓制人心,正該處刑。”炎奴說道。。
羅閻眉頭卻微微一皺:“這只是現在的情況,上古之時,人皇治世,大勢什麼的並沒有成形,只是存在異化問題。”
“如果說天道把人變成圖騰是罪的話,黃帝已然非常妥善地處理了這個問題,乃至將天道視為工具,加以利用。”
“上古炎帝,為何還非要刑于天?就為了報仇麼……”
眾人都在沉思,如果按照這個說法,當時的天道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人心對它的影響巨大,另外人變成圖騰還擁有超凡力量,其實是有點好處的。
當然,弊大於利,因為太簡陋,動不動變成怪物,也沒人好好發展文明瞭,這樣下去,會再無人族,未來整個天下變成怪物之間的廝殺。
可這個情況,被規範了啊,黃帝的處理非常妙。
他統一了天下,區別玄虛與世俗,解決了當時怪物亂舞的混亂局面,堪稱完美,非要說遺憾,就是不能把以前變成圖騰的族人,都變回來。
以至於又利用天道創造了洞天世界,把所有這類族人,都流放至此。
從此不再管了,各過各的。
不過,說是流放,也有失偏頗。洞天世界比神洲大得多,資源充沛,生活樂無憂。山海萬族繁衍三千年下來,人口早就破億。
若非生活太輕鬆,他們也不至於到現在,還是原始時代。
至於現在的修士殺劫,這是黃帝沒有料到的,當時仙道沒這麼強,也沒有天子體系,沒有大勢干涉人族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