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玉短暫的失神過後,縱目遠眺下方一片山河陸沉景象的梁國京城。

憂心忡忡的問道:「就算是能平叛,梁國的這場大亂也不會就此平息,社稷傾覆,群雄逐鹿的亂世也就就此拉開序幕。」

李元熹輕聲到:「君子之澤尚且五世而斬,餘氏之滅乃是咎由自取,當年滅殺周易平,若不是餘揚起了貪念,也不會就此埋下亡國的禍根。」

「餘氏之滅雖是咎由自取,可百姓何辜?蒼生何辜?群雄逐鹿,雖是波瀾壯闊,但最後遭殃的還是百姓啊!」

李元熹苦笑一聲:「話雖如此,人間興亡之事卻也不該我們這些修士過多插手,凡俗之事,興亡自有天命,氣運之間牽涉極廣,莫說是我,就算是飛昇境的大修士也不敢涉足過深,不然人道氣運反噬,後患無窮。」

葉子玉神色一凝,他原只以為氣運之事皆是虛無縹緲之物,如今聽李元熹這麼說,倒是讓他重視了起來。

特別是在李元熹說到那「人道氣運」四個字時,竟讓他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像是冥冥中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在俯視此地一般。

李元熹看他神色就知道在想些什麼,輕笑道:「人間事人間了,倒是你,有什麼打算嗎?」

葉子玉的修為雖然只有煉氣七層,但是李元熹卻不會將他看做一個單純的七層煉氣士。.

單是身具浩然正氣這一點,就足以引起李元熹對他的重視,更何況如此強悍的戰鬥力和肉身,就算是在天驕如雲的大漢,也足以名列前茅了。

若是能夠將他吸納進自家文脈,不管是對他,亦或是對李元熹的這支文脈,都會有著不小的好處。

葉子玉先是俯身將腳下的小寧輕輕抱起,放在了自己肩頭。

接著他又遠眺南方,眼中盡是無限的嚮往,低語道:「此間事了,我想去大漢,去那太學學宮裡看看,看看那以武立國的泱泱大漢,看看那高冠博帶的巍巍夫子!」

聲音很平穩,但在這平穩之下,卻又蘊含著一股難以言表的堅定和果決。

李元熹笑著拍了拍葉子玉的肩膀:「會有機會的,大漢可是一個不能不去的國家,可以說,人界宗門帝國無數,唯獨大漢與眾不同。」

葉子玉奇道:「哦?那我倒是越發想去看看了。」

說完,葉子玉忽然一揖到地,懇切道:「李先生,小子有一事想要請教,還望李先生為小子解惑,這件事對我十分重要,還望李先生切勿推辭。」

李元熹一怔,扶住葉子玉道:「你小子救了我一命,有什麼問題就快問,知道的我自然不會瞞你。」

說完他又補充了一句:「你要是想問我些什麼聖人訓詁的話,那還是等你來書院,我讓先生講給你聽吧,那些春秋大義什麼的,我可記不清楚了!」

葉子玉微微一笑,這位李先生倒是性格跳脫,想來應該是不難說話的。

斟酌了一下語句,葉子玉便問道:「李先生,我的這位朋友是妖族出身,適才在大戰中為了掩護我撤離,她自爆了休慼與共的妖丹,而今修為盡失,不知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讓她重新凝聚妖丹呢?」

小寧兩隻靈動的眸子好奇的看著眼前的李元熹,身體卻牢牢的站在了葉子玉的肩頭,就連剛才葉子玉作揖之時都沒有絲毫影響。

可見,哪怕是失去了妖丹,小寧和尋常的動物還是有很大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