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玉的意識十分清醒,只是此時身體的控制權卻不歸他掌控。

他更像是一個旁觀者一般,看著自己兩步落下,拯救百萬生靈,瞬殺不可一世的血魔真血和那蓋世魔梟周易平。

這一切彷彿是如夢似幻般縹緲,但卻又是真實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

剛才的兩步葉子玉有一種十分熟悉的感覺,應該就是自己乾天浩氣決第二重中,所記載的乾天九步。

這門功法果然有通天徹地的神能,一步山河動由葉子玉施展而出,最多也只能壓制築基修士。

面對像是楊明玄這樣強大的敵人,不但不能壓制住他,反而還會被他牽引大勢造成對自身的反噬。

當然,這也和葉子玉的實力低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可一步山河動由玉簪中的這位施展而出,莫說是方圓十里,就好像是整個大天地都拜倒在了這一步之下。

如此神威,簡直就是顛覆了葉子玉以往的認知。

自修行以來,恐怕也唯有當時在青山鎮回望蔡都時,所見到的那兩尊頂天立地的法相主人,才可能會有媲美這一步的神通威力。

光是第一步就已經足以滅殺血魔,之所以要踏出第二步,就是為了徹底肅清種在眾生體內的魔血,以及那些深埋大地樹林中不易察覺的血種。

血魔之所以難纏,其實不在於他的戰鬥力有多麼的驚人,而是其化身千萬的神通實在太過詭異,一滴真血不滅,就可以藉此重塑血身,繼而為禍一方。

也唯有這樣足以傾覆天地的神通,才能絕殺血魔,不讓其有一絲一毫的逃跑機會。

如今大局已定,但是倒在地上的李元熹卻讓葉子玉心中悲慟。

或許,也只有讀書人之間才最瞭解對方。

葉子玉自知學識無法與這位書院君子相提並論,但他對於道的堅持卻不輸給任何一個人。

犧牲一個人就能拯救百萬人,聽上去是一個很划算的買賣。

但當這個犧牲的份額落到了自己的頭上時,又有幾個人會去慷慨赴死呢?

一人與百萬人,孰輕孰重,二者之間幾乎就不存在什麼可比性。

且拋開被選中的人是否願意,就以這個問題的本質而言,從出發點上他就是錯誤的。

人人心中有惻隱之心,故而能成仁。

可是既然惻隱之心是仁的開端,那麼惻隱之心的開端又啟之於何呢?

答案自然就是對於死亡乃至不好的事物的畏懼,惻隱之心啟之於畏懼。

也只有自身畏懼死亡,那麼在看到別人正在遭受苦難時,才有可能會對其伸出援手,這就是所謂的推己及人。

當選擇讓一個人犧牲,去拯救更多的人時,那麼是不是也就說明,這件事已經喪失了仁的本質?

更何況,犧牲非是一人之犧牲,更不會止於一人之死亡。

一隻是一個開端,接著就會有二和三,乃至無窮盡。

葉子玉敬佩的不是李元熹護佑百姓而身死的犧牲,而是敬重他就算是死,也不願意去曲折自己心中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