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玉縱身一躍,落在了河岸邊上,縱目遠眺,卻與想象中的景象大相徑庭。

原來,如此浩大的瀑布,上游居然只是一條細小的溪流。

小溪並不湍急,水流柔和,十分符合水的特性。

想到水,看著上游平緩的小溪,又想起方才飛流直下的瀑布。

至柔與至剛,他們的本質都是水,而且是同出一源的水流。

突兀的,葉子玉的心中冒出了這麼一句話“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

上善若水,而水無常形,因勢利導,故而同源之水,卻化成了兩種截然相反的形態。

陰陽互補,剛柔並濟,方為天道之真意。

乾卦九六有言,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盛極而衰,君子需時常警惕。

乾天浩氣決中,乾天一重為正氣入骨,以此淬鍊浩氣,誕生出第一縷乾天之氣。

而乾天之氣,則是比之浩然正氣,更加剛猛極致的力量,天下之至堅名副其實。

葉子玉以往多次嘗試分化乾天之氣,就是因為乾天之氣凝實如堅鐵,任憑他用盡九牛二虎之力,也無法撼動其分毫。

而今心中卻似乎有所明悟,乾天之道包含永珍,若僅是至陽至剛,又何以能夠稱為乾天。

後方的小寧才剛剛縱身跳到岸邊,卻見葉子玉正呆呆站在水邊,整個人就像是石化了一般,呆立不動,雙眸緊閉。

奇異的是,此時他的周身竟有一種莫名的道韻擴散,小寧不敢驚擾,只得退到十丈外為葉子玉護法。

忽然,葉子玉身形躍起,居然直接跳到了小溪之中,小溪足有數丈深。

可是葉子玉的身體卻沒有沉下去,就像是被一道無形之物拖起,就這麼浮在了水面上。

長劍竟也跟著他懸空而立,劍身上,閃爍著熾盛的白光,最終化成了一道白色的光幕,將葉子玉的整個身體籠罩了進去。

遠處的小寧,此時早已被劍身上散發出的浩然正氣,壓得有些氣血不順,只得再次退後了數丈距離,這才舒服了許多。

看著遠處被光幕籠罩的葉子玉,小寧的臉上不由的浮現出一抹擔憂之色,一雙素手不知何時,已經握成了拳頭,指尖刺到了掌心裡,卻沒有絲毫的察覺。

葉子玉心神沉浸於體內,他默默運轉乾天浩氣決,勾動出了長劍內的那縷乾天之氣,先是嘗試引氣入體。

可是這並沒有想象中的簡單,此劍品秩不明,就連陳墨都說不清其來歷底細。

當日度化厲鬼,被陳墨的攻擊啟用,長劍自主復甦之後,竟是直接抽乾了,陳墨的天志神環中所蘊含的能量。

當然,長劍復甦後,帶來的好處也是十分巨大的,自葉子玉收回長劍,便能清晰的感覺到,劍身中所蘊含的蓬勃力量,遠勝從前。

只是核心所在的那縷乾天之氣沒有增長,看來,即便是以長劍的神異,也不能將浩然正氣,淬鍊為更加精純的乾天之氣。

經過一個月來的調養,葉子玉身體的傷勢已經完全恢復,除去經脈和氣海沒有復原,後背心和四肢,被雷霆洞穿的大洞都已經恢復如初。

這多虧了小寧的悉心照料,以及這具經過乾天之氣淬鍊過的軀體。

葉子玉不斷嘗試著,將劍身中的乾天之氣牽引出來,但是因為體內缺少真氣牽引,光憑著功法的牽引,始終不能成功。

失敗了幾十次之後,他也難免有些氣餒,難道就連這第一步都無法完成嗎?

可是乾天之氣舉世難尋,除了長劍中蘊有一縷,又還能從什麼地方去尋找呢?

他將心神再度沉浸於體內,忽然想起了眉心處的金色小劍,這便是功法本源所化,能不能從它身上逼出一縷呢?

想到此處,葉子玉便嘗試去引動體內小劍,三寸長的金色小劍在眉心間上下沉浮,端的是神異非常。

九節劍身包含天地至理,不論他如何引動,金色小劍卻沒有絲毫反應,嘗試無果之後,葉子玉也只得,打消了從它身上榨取乾天之氣的想法。

這小劍簡直和外面的這把長劍一個德性,明明都是自己的東西,可卻像是兩個大爺一樣,根本不聽自己的排程。

他只得從其它地方著手,內視周身,葉子玉終於有了突破性的發現。

血肉之中所包裹的骨骼,葉子玉發現,他的骨骼之上,竟然發出淡淡的白光,如同一層寶輝一般,籠罩全身骨骼。

他心中一動,催動心法施加於骨骼之上,白光內斂,竟然從脊椎大龍的龍頭處,凝聚出了一絲透明的真氣。

葉子玉先是一愣,緊跟著臉上便浮現出一抹狂喜之色,這一絲透明真氣,正是久違的乾天之氣。

機不可失,他連忙以這一絲乾天之氣為引,催動心法牽引凝聚於劍身上的乾天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