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咒,其實並不是一項適合預習的課程。

因為《魔法咒語》裡,只交代了怎麼唸咒語,卻並沒有給出對應的手勢。

林岸將目錄草草翻了一遍,隨後開啟了手邊早已準備,且是斥巨資準備的拉丁文詞典。

咒語的詞根基本來源於拉丁文,而且林岸用成年人的想法來捋了捋這些魔咒——真的一定要搭配特定手勢嗎?

那戰爭中呢?

比如面臨食死徒,還要一個咒語一個咒語的變換手勢嗎?

不是林岸瞧不起巫師,而是道家手印還需要常年日久的練習,才能達到一定的速度。相比之下,魔咒應該也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是。

就霍格沃茲的教學強度……大部分人應該只會按部就班,一個一個的應試魔咒吧?

這樣就可以推匯出一個不一定正確的結論——魔咒的輸出,跟手勢其實沒有太大關係。

手勢的結合,應該是輔助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吧?

就是這所謂的“信念”。

靠著愛惜小命的成年人的謹慎,哪怕是最簡單的熒光閃爍,她也沒有輕易嘗試,而是先靜靜盤腿坐在地上,動用了一點上輩子練瑜伽小小呼吸法。

靜心。

將思維降下來。

等到她感覺自己的心情平復後,這才拿出黑檀木魔杖,堅定且格外期待的吐出一個詞——

&nos”

下一瞬,一股微妙的熱流在林岸體內迅速躥升,還沒等她細細感覺,便直接湧入黑檀木魔杖中,並在杖尖亮出了瑩瑩一個拳頭大小的白色光團。

咦?

林岸自己也吃驚了。

她確定自己九年義務接受滿了,佛法靠的又是信念,在此之前,她想過無數次自己因為擺脫不了科學的桎梏,而不能成功施放魔咒的可能。

但如今。

她看著那柔軟溫和的熒光,陷入了沉默。

可能……哈利波特童話對小孩子來說是假的,但對於成年人來說正正好?

開局滿分讓林岸對自己越發充滿信心,第2次,她鬆開了魔杖——